王家的名声一坏,对北王的影响也不小。是以,哪怕事情才方才发酵,苏慕白也坐不住了。
王家是文臣,王家皋牢的也是读书人,如果王家和王梓钰的名声坏了,王家在朝堂上的权势起码要丧失大半,今后也没法在朝堂上立住脚。
就算北王拿北域的女人和孩子下酒如何了?
弟子终归是弟子,谁也不敢包管,老丞相每一个弟子,都会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跟着老丞相一起投向北王。
乃至另有人说,北域年青的女人越来越少,就是被北王杀了,北域这些年没有孩子呈现,不是北域生不出孩子,而是孩子平生出来,就被北王拿去当下酒菜了。
东林的百姓还是感激他,感激北王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他们保护了一片净土。
“是很刺耳,但这影响不到王爷。”他们家王爷大权在握,那些人也只敢在暗里说一说,没有人敢在他们家王爷面前猖獗。
而比之东林的宦海,西凤那边的环境就更庞大了。
谁敢动他?
人偶然候就是如许的奇特,出了一桩丑闻,你越是让人禁止,越是不让人说,那些百姓暗里说的越是猖獗,传得越是快,越是以为这是真的。
最后,要不是北王站出来力挽狂澜,要不是北王以铁血之姿,搏斗北林三城,东林的百姓不知要死多少。
楚九歌却给他提一个别例,只是这体例,让苏慕白惊得几乎从椅子上摔了下去:“你要我不禁止王家的丑闻传播,还要再添一把火?把王梓钰说得更不堪?这个……是你说错了,还是我听错了?”
北王是武将,他手握重兵,他凭的是军功立世,而不是口碑与名声,他的名声坏了又如何?
但,北王不在乎名声,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不在乎身后百年名,王梓钰不可,王家不可!
黑雾丛林的魔族一日不灭,西凤、南凉和北林三国的野心一日不除,东林就离不开北王,东林的百姓就需求北王。
楚九歌没有答复,而是反问:“这些年,北王的传闻是不是越来越刺耳了?”
敢在他们王爷面前猖獗的人,这会坟头上的草,都有人高了。
就比如客岁,东林与北林、西凤和南凉三国的那一战。
当然,这事他们也不乐意解释,归正他们北域高低,晓得是甚么环境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