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盛唐大柱国 > 第26章 给陛下推荐一个人才

我的书架

“该来的还是来了……”李崇道并非肚里没货,当代那些诗词全都藏在肚子里,只是他并不想当文抄公罢了。

纥干承基见得此状,心中吃味,咬了咬牙,朝李世民道:“骆宾王自是诗才,但有一处不甚安妥。”

袁天罡一向袖手不语,双眸微眯,就像在打打盹,正要解释,想了想,又朝李崇道努了努嘴。

李世民故作不耐烦道:“你若再这般畏畏缩缩,那便作罢了。”

避讳一事到底有多谨慎,也便可见一斑了。

袁天罡早晓得李崇道能够未卜先知,但没想到他果然学过易经,不然底子就不成能看得出骆宾王的名字和表字出自于易经的观卦。

“咳咳,大抵意义是观天下之风景,体味各地风土情面,博闻广识,而后能成为君王的幕宾……”

骆宾王这首诗一经展出,不但李世民龙颜大悦,便是那些个文人骚人,也都交口奖饰。

“哈哈哈,好好好,李崇道,就冲你这番话,便让骆宾王进国子监读书,他日为国功效!”

世人先是被骆宾王这少年郎压了一头,又被李崇道那句风行语给震慑了一番,此时即便心中有些设法,也不敢再拿出来丢丑了。

“说话就说话,别华侈纸啊小子!”褚遂良仿佛被勾起了李记食铺前的心机暗影,这话也让李世民忍俊不由。

“人是小郎君保举的,陛下要问小郎君才是。”

“陛下这是能人所难了,小民只是个贩子奸商,可写不出骆观光的清丽脱俗,澎湃大气……”

李世民朝袁天罡看了一眼:“道长觉得如何?”

县令父亲身后,他饱尝人间心伤痛苦,一起走来,心中尽是沧桑,是李崇道一句诗和远方,唤醒了他少年的满腔热血!

固然字很丑,但架不住气势足啊,他乃至将羊毫一丢,就差没仰天大笑出门去了。

“古有燕昭王不吝令媛买马骨,今有吾圣皇不拘一格降人才,真真的传世嘉话也!”

纥干承基正要上来脱手,却听得李世民怒叱一声:“闭嘴!”

骆宾王施礼谢恩,李世民摆了摆手:“既是恰逢其会,诸位可作诗文已纪之,可有佳作闪现?”

这些人里头有些老狐狸,目光反倒放在了李崇道的身上,在他们看来,李崇道比骆宾王也大不了几岁,可刚才不管辞吐举止还是心机,都可谓圆润。

李崇道这般一说,那些个文人雅士那里还不懂做,当即借题阐扬,纷繁拍起马屁,李世民再如何淡定,也在这一片歌功颂德声中沾沾自喜起来。

纥干承基一声大喝,李崇道扭头看去,羊毫巴在了这位大佬的脸上……

卧槽,这长季子公然短长,这么快就把我李小郎君的甩锅绝技学了去?

纥干承基指着骆宾霸道:“他的名字犯了忌讳,很有僭越之嫌!”

见得世人都将目光投在了李崇道和骆宾王的身上,李世民也不勉强,朝李崇道说:“刚才骆观光已经作诗一首,李崇道,轮到你了。”

李崇道那里肯放过这个机遇,深思了半晌,走到了长案前,便抓起了羊毫来。

就拿大唐朝来讲吧,因为李渊的祖父叫李虎,以是官员们不得再用虎符,而是改成了鱼符,最后改成龟符。

“陛下圣恩浩大,骆宾王自当好学苦读,肝脑涂地报效国度!”

“恰是!”

不过李世民都已经开口了,李崇道也总不能装疯卖傻,何况,这但是个好机遇,只要李世民赏识本身,他才气在大唐推行贰心中的搞钱大计,才气在大唐掀起新的风潮。

推荐阅读: 授徒倍返:我的徒弟有大帝之姿     绝世武神录     都重生了,谁还当舔狗啊     足球之我过人能加进球率     乡村小邪医     道岳独尊     四福晋重生(清)     高武世界: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久爱     都市默默爱     情牵梦爱     醉卧美人膝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