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长孙大女人,高氏母女达到洛阳军将府的第三日,她便带着后代过来了,长孙大女人的女儿秀娘年初去长安拜年的时候与长孙二女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此时再见,两女自是欢畅之极,秀娘一看到长孙二女人,就喝彩着扑了过来:“小姨,你们搬到洛阳,自此今后,我们就能常常见面,真是太好了。”
太子得了病,隋炀帝不但没找太医给他医治,反听信馋言,找了个巫医来为其看病,成果可想而知,病没看好不说,没多久,太子就一命呜呼.(史乘记元德太子杨昭逝于大业二年八月。),炀帝目睹嫡宗子因本身无端猜忌病逝,心头既惭愧又哀思,亲书赐其谥号“元德”。
炀帝迁都洛阳,别的子孙不提,杨伙,杨侗和杨侑这三个孙子他必定是要带到洛阳去的,除了这三人以外,另有皇二子杨暕,杨暕只比杨昭小一岁,一样为萧皇后所出,他的脾气边幅酷似其父杨广,俊美聪明又好色,幼时颇得炀帝爱好,成年后因爱好美色而一再犯炀帝的忌,逐步不受其父待见。
快意公主年方七岁,聪明聪明,活波可儿,颇受炀帝宠嬖,年初炀帝北巡的时候,就把她带在身边,未几说皇家琐事,但说右骁卫将军府,长孙晟要随驾迁入洛阳,高氏母子等人自要随行,长孙安业等已经成了亲的儿子们则留在长安的将军府,不过鉴于洛阳是长孙家属的祖地,长孙晟离京时特地交代儿子,过年的时候,让他们回洛阳过,一家人去祭拜祖宅。
(备注,隋炀帝搬家洛阳应当是大业二年的事,我们这毕竟不是正统的史乘传记,而是人物演义式的小说,某些事件的时候与野史略有出入实属普通,望书亲们谅解。)
至于公主,得杨广爱好的公主只要两个,一为南阳公主,一为快意公主,南阳公主早在开皇十八年就嫁给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士及,女儿嫁出去了就是别人家的人,杨广再喜好她,却也不好不时将她带在身边,不过宇文家是重臣,炀帝迁都,南阳天然会随夫一家迁入洛阳。
她的家人都在长安辖下的县里安居乐业,她在将军府为长孙女人讲课,每月有几天假能够归去和家人团聚,现长孙女人要去洛阳,人家一介好好的良家子总不能为你抛家弃子,也跟着跑到洛阳去,长孙女人虽有些舍不得师父,却干不出这等能人所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