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从太师椅上跃了下来,也看傻了眼。
至于他是如何取到妖怪鱼的血的,没有人晓得,那一尾妖怪鱼的触须,被他晒干后,挂在了家里。
依着楚沣的本意,他是要娶杏姑做少奶奶的,但是他娘死活不该允,吊上了两回,井也跳了数次,最后楚沣只得依着娘的意义,纳杏姑做了姨太太。
“时候已到!”村里的打更人没想到本身白日也被族长拎了出来,计算这无谓的白日光阴。
旧宅地翻建了个四合院,正北面是五间大瓦房,东西两侧一溜的回廊和抱厦,天井里栽植了藤萝花草,何楚沣摇身一变,成了何少爷,他也穿起了绫罗绸缎,出入都有两个轿夫抬着缀着流苏边的肩舆。新屋建成的第二天,他就派人去用一乘娇子把城里的杏姑接了过来,这恰好考证了此前的传言,他果然是进城里逛窑子了。
这里咿咿呀呀之前曾是演目连戏的处所,辛亥反动了后,族长挨家挨户逼迫大伙绞了辫子,说甚么“维新了,反动了,汉人的江山又返来了。”实在,多数渔人倒感觉出海时有个辫子盘在头顶,挺舒畅的,并不碍事,但是族长不饶人,也不是族长的事,县里的老爷发了话,他只是提线木偶受命罢了。当初族长是忙活的剃头挑子一头热,可县令老爷位子还没做热,就被另一伙反动的人枪毙了,自此今后,县令老爷,也就是公文里改称的县长大人,他们说名字也要反动,县长大人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个又一个,族长也心灰意冷了,他再也没去过县城,邀功讨赏。过了七八年风景,连着目连喜也被革了命。“革这伙牲口的命,先前大清朝的时候,哪有这么多的事情。”族长竟悄悄地蓄起了辫子,现在又是七八年畴昔了,他稀少的辫子也留了有一尺来长,支楞的翘在脑后,像年久失修的房顶上干枯的秋草。
台下的人一个个却已是汗流浃背,男人都脱下了褡裢,披在肩上,露着乌黑的膀子,渔人的黑,是黑漆透亮的黑,是盐水里泡着的芥菜,不带一丁点白的。女人们则是手搭凉棚,或者用扇子抵在头顶,遮着日头灼目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