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秦复与赵数击齐,齐人患之。苏厉为齐遗赵王书曰:
悼襄王元年,大备魏。欲通平邑、囗囗囗之道,不成。
二十年,廉颇将,攻齐。王与秦昭王遇西河外。
二十一年,孝成王卒。廉颇将,攻繁阳,取之。使乐乘代之,廉颇攻乐乘,乐乘走,廉颇亡入魏。子偃立,是为悼襄王。
晋定公十八年,赵简子围范、中行于朝歌,中行文子奔邯郸。来岁,卫灵公卒。简子与阳虎送卫太子蒯聩于卫,卫不内,居戚。
赵简子有臣曰周舍,好切谏。周舍死,简子每听朝,常不悦,大夫请罪。简子曰:“大夫无罪。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鄂鄂,是以忧也。”简子由此能附赵邑而怀晋人。
献侯少即位,治。
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归,使楼缓之秦,仇液之韩,王贲之楚,富丁之魏,赵爵之齐。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
敬侯元年,武公子朝反叛,不克,出走魏。赵始都邯郸。
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御。厥后代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厥后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厥后为赵。
李兑谓肥义曰:“公子章彊壮而志骄,党众而欲大,殆有私乎?田不礼之为人也,忍杀而骄。二人相得,必有谋阴贼起,一出身徼幸。夫小人有欲,轻虑浅谋,徒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同类相推,俱入祸门。以吾观之,必不久矣。子任重而势大,乱之所始,祸之所集也,子必先患。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於未形,不仁不智,何故为国?子奚不称疾毋出,传政於公子成?毋为怨府,毋为祸梯。”肥义曰:“不成,昔者主父以王属义也,曰:‘毋变而度,毋异而虑,死守一心,以殁而世。’义再拜受命而籍之。今畏不礼之难而忘吾籍,变孰大焉。进受严命,退而不全,负孰甚焉。变负之臣,不容於刑。谚曰‘死者复活,生者不愧’。吾言已在前矣,吾欲全吾言,安得全吾身!且夫贞臣也难至而节见,忠臣也累至而行明。子则有赐而忠我矣,固然,吾有语在前者也,终不敢失。”李兑曰:“诺,子勉之矣!吾见子已本年耳。”涕零而出。李兑数见公子成,以备田不礼之事。
成侯元年,公子胜与成侯争立,为乱。二年六月,雨雪。三年,太戊午为相。伐卫,取乡邑七十三。魏败我蔺。四年,与秦战高安,败之。五年,伐齐于鄄。魏败我怀。攻郑,败之,以与韩,韩与我宗子。六年,中山筑长城。伐魏,败湪泽,围魏惠王。七年,侵齐,至长城。与韩攻周。八年,与韩分周觉得两。九年,与齐战阿下。十年,攻卫,取甄。十一年,秦攻魏,赵救之石阿。十二年,秦攻魏少梁,赵救之。十三年,秦献公使庶长国伐魏少梁,虏其太子、痤。魏败我浍,取皮牢。成侯与韩昭侯赶上党。十四年,与韩攻秦。十五年,助魏攻齐。
十八年,齐、魏伐我,我决河水灌之,兵去。二十二年,张仪相秦。赵疵与秦战,败,秦杀疵河西,取我蔺、离石。二十三年,韩举与齐、魏战,死于桑丘。
武灵王元年,阴文君赵豹相。梁襄王与太子嗣,韩宣王与太子仓来朝信宫。武灵王少,未能听政,博闻师三人,摆布司过三人。及听政,先问先王贵臣肥义,加其秩;国三老年八十,月致其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