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魏伐赵。赵与韩亲,共击魏。赵倒霉,战於南梁。宣王召田忌复故位。韩氏请救於齐。宣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驺忌子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入於魏,不如蚤救之。”孙子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服从於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愬於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厚利而得尊名也。”宣王曰:“善。”乃阴告韩之使者而遣之。韩因恃齐,五战不堪,而东委国於齐。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将,孙子为师,救韩、赵以击魏,大败之马陵,杀其将庞涓,虏魏太子申。厥后三晋之王皆因田婴朝齐王於博望,盟而去。
宣王元年,秦用商鞅。周致伯於秦孝公。
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於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令人视即墨,郊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摆布以求誉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曰:“自子之守阿,誉言日闻。然使使视阿,郊野不辟,民费事。昔日赵攻甄,子弗能救。卫取薛陵,子弗知。是子以币厚吾摆布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摆布尝誉者皆并烹之。遂起兵西击赵、卫,败魏於浊泽而围惠王。惠王请献观以和解,赵人归我长城。於是齐国震惧,大家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国大治。诸侯闻之,莫敢致兵於齐二十馀年。
齐威王元年,三晋因齐丧来伐我灵丘。三年,三晋灭晋后而分其地。六年,鲁伐我,入阳关。晋伐我,至博陵。七年,卫伐我,取薛陵。九年,赵伐我,取甄。
田常乃选齐国中女子长七尺以上为后宫,后宫以百数,而使来宾舍人出入后宫者不由。及田常卒,有七十馀男。
襄王在莒五年,田单以即墨攻破燕军,迎襄王於莒,入临菑。齐故地尽复属齐。齐封田单为安平君。
无宇卒,生武子开与釐子乞。田釐子乞事齐景公为大夫,其收赋税於民以小斗受之,其禀予民以大斗,行阴德於民,而景公弗禁。由此田氏得齐众心,宗族益彊,民思田氏。晏子数谏景公,景公弗听。已而使於晋,与叔向私语曰:“齐国之政卒归於田氏矣。”
庄子卒,子太公和立。田太公相齐宣公。宣公四十八年,取鲁之郕。来岁,宣公与郑人会西城。伐卫,取毌丘。宣公五十一年卒,田会自廪丘反。
四年,田乞卒,子常代立,是为田成子。
王建立六年,秦攻赵,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退兵,不亲遂攻之。”赵无食,请粟於齐,齐不听。周子曰:“不如听之以退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卻,是秦之计中而齐楚之计过也。且赵之於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本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且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瓮沃焦釜也。夫救赵,高义也;卻秦兵,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卻彊秦之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弗听。秦破赵於长平四十馀万,遂围邯郸。
晋之大夫栾逞反叛於晋,来奔齐,齐庄公厚客之。晏婴与田文子谏,庄公弗听。
三年,太公与魏文侯会浊泽,求为诸侯。魏文侯乃使使言周天子及诸侯,请立齐相田和为诸侯。周天子许之。康公之十九年,田和立为齐侯,列於周室,纪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