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乱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抵。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馀万众,邯郸几亡。虞卿料事揣情,为赵画策,何其工也!及不忍魏齐,卒困於大梁,庸夫且知其不成,况贤人乎?然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於后代云。
虞卿者,游说之士也。蹑蹻檐簦说赵孝成王。一见,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再见,为赵上卿,故号为虞卿。
秦赵战於长平,赵不堪,亡一都尉。赵王召楼昌与虞卿曰:“军战不堪,尉复死,寡人使束甲而趋之,何如?”楼昌曰:“无益也,不如发重使为媾。”虞卿曰:“昌言媾者,觉得不媾军必破也。而制媾者在秦。且王之论秦也,欲破赵之军乎,不邪?”王曰:“秦不遗馀力矣,必且欲破赵军。”虞卿曰:“王听臣,发使出重宝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宝,必内吾使。赵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之合从,且必恐。如此,则媾乃可为也。”赵王不听,与平阳君为媾,发郑朱入秦。秦内之。赵王召虞卿曰:“寡人使平阳君为媾於秦,秦已内郑朱矣,卿之为奚如?”虞卿对曰:“王不得媾,军必破矣。天下贺克服者皆在秦矣。郑朱,朱紫也,入秦,秦王与应侯必显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赵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成得成也。”应侯果显郑朱以示天下贺克服者,终不肯媾。长平大败,遂围邯郸,为天下笑。
平原君宠遇公孙龙。公孙龙善为坚白之辩,及邹衍过赵言至道,乃绌公孙龙。
平原君以赵孝成王十五年卒。子孙代,后竟与赵俱亡。
赵王计不决,楼缓从秦来,赵王与楼缓计之,曰:“予秦地如毋予,孰吉?”缓推让曰:“此非臣之所能知也。”王曰:“固然,试言公之私。”楼缓对曰:“王亦闻夫公甫文伯母乎?公甫文伯仕於鲁,病死,女子为他杀於房中者二人。其母闻之,弗哭也。其相室曰:‘焉有子死而弗哭者乎?’其母曰:‘孔子,贤人也,逐於鲁,而是人不随也。今死而妇报酬之他杀者二人,如果者必其於父老薄而於妇人厚也。’故从母言之,是为贤母;从妻言之,是必不免为妒妻。故其言一也,言者异则民气变矣。今臣新从秦来而言勿予,则非计也;言予之,恐王以臣为为秦也:故不敢对。使臣得为大王计,不如予之。”王曰:“诺。”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於楚,约与门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於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过索,取於门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於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於楚,约与门客门下二十人偕,不过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於此矣,摆布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统统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本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罢了。”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