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杜如晦开口解释,遐想到长孙皇后的亲信也在雅间当中,王有道一知半解的点了点头,拱手道:“丞相客气了,如此咱家带公主先行一步。”
“万岁,本日恰逢龙灯嘉会,何不出一个酒令?”说着,长孙皇后指向白绸,企图不言即明。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该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聚散,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悠长,千里共婵娟。”
见李世民扣问,李丽质点头深思,杏眸几经转动,心中便拿定了主张。
王有道走后,杜如晦固然面色如常,心中却早已出现了惊涛骇浪,“这些全都是万岁安插在长安城中的密探?还是暗中庇护高阳公主的大内妙手?但愿是后者,要不然遗爱的化名迟早会晤光的!”
酒宴前,房遗爱之前在五凤楼所做的诗,早已被密探如数递交给了李世民,眼下李世民叫人将诗句依法写在白绸上,正在与长孙皇后、皇子、公主批评赏识。
“长姐与何足道情定毕生,莫非世上真故意有灵犀之事?”
“长姐不会是蒙的吧?”
一行人中,撤除谢仲举外,世人个个面面相觑,全都以看神经病的目光,打量起了身着红袍便服的王有道。
长年行走在宫中,王有道早就练出了察言观色、随机应变的本领,见谢仲举面色有关,仓猝改口道:“哦哦哦,谢仲举。”
眼望李世民、长孙皇后,李丽质轻咬朱唇,脸颊害羞道:“启禀父皇、母后,这首词是……是仁兄送给女儿的定情之物。”
在世人的纷繁群情间,李丽质写成下阙,眺望白绸上的上阙,眸中交谊秋波呼之欲出。
众皇子、公主惊奇不已,就连深通机谋的李世民、执掌后宫的长孙皇后,相望一眼,眸中也闪过了几分诧异。
特性光鲜的高八度叫唤声一处,五凤楼中世人不明就里,就连常在宫中行走的杜如晦也看的一头雾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该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聚散,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悠长,千里共婵娟。”
世人轻声诵念过上阙后,纷繁击节赞叹,夸奖“何足道……”高才之声不断于耳。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彼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堪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大明宫,万花厅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端交?”
再看众位公主,望向身着一袭杏黄绣裙的李丽质,眸中尽是恋慕,此中以襄城由为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