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因为现下我们很多弟兄都是为了家中讨中吃食,不免惦记家里,我们前次例会,已经向司州大人反应了,大人安排了亭州城这些粮商一道商讨,现在体例也有,大师能够把本身要托运的米粮做个登记,由镇北都护府出面作保,由那些粮商送到你们家中,不迟误你们做工赚米粮,有甚么口信,也尽可托我们队里的弟兄写了带去,运米粮的商队也会把动静带下去,只是要抽你们一成的米粮作为运费。”
壮子和关大郎,两个不过村里男人,何曾见地过来自州府繁华的巧舌如簧……前几次他们来的时候,亭州城荒着呢,鬼影都见不到几只,也不知这些小商小贩是从哪个犄角旮旯重生过来的……待他们二人终究排到交便条时,不知不觉,二人加起来十斤米粮都已经花消出去了,但是一看手中给媳妇的、给老娘的,给小小子、小小娘的东西物什,却又不知为何,咧着嘴将东西递出来给了内里的白家掌柜。
龚明看到他们不出声,便道:“此次的活儿很多,可不是修路如许半月能完事的,如何着也得三月半载了。你们算算到手的米粮,如果现在你们折归去,算算归去又那里来的米粮,这些日子,根基的识字算术你们都学过,算清楚了还想归去的,我也不断不拦着。”
掌柜的查抄了没有易碎易坏的贵重物品,只意味性地多收了他们一丁点米粮作为运费,白家商店的店主公然是个心善的。
也难怪百姓们对都护府的信誉这般有信心,底下人转而问起运费之事:“一成哩!”
说实话,能第一时候到达亭州城下做买卖的这些流民,俱是青壮,老弱妇孺经历过畴昔几岁,能熬下来的又那里有体力跋涉到亭州城下来呢?他们一把子力量,没被世家、豪强收拢,启事也多数是因为家中负累太大,不肯单独一人去投,似壮子这类实是再常见不过的景象。
既是决定留下,壮子当时便进了城,将身上统统的粮票都兑了粮托回家中。事情办起来倒是极其顺利,在郭龚二人这里做个米粮托运的登记,然后隔天大人们进城开会,会把安排好的粮队便条带给他们,本身拿着便条进城去交粮票,粮队自会把米粮托归去。
壮子一听,顿时便有些踌躇,他是留下来接着给都护府干活,还是归去春耕?如果错过春时,今岁便难有收成了。
跟着亭州直抵雍州的这条官道渐渐完工,来往的人也多了很多,来交常常看着也很有些热烈,再不是曾经的冷落颓废。
排着队的当口,竟然另有很多小贩来问他们:“二位,是给家中托送米粮吗?家中有小儿吗?买些饴糖吧,小孩儿家家最馋这口了,这玩意儿在家中可买不着,甜甜小小娘小小子们的嘴儿也好吖!这年事娃儿们苦着哩!饴糖怕东西小分量轻又经得放,白店主心善哩,会写进运契里帮你们带回家,喏,这么多列队的,都是冲着这条来的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