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当头棒喝,赵禀松后背盗汗泠泠。先前为儿子高傲的心机被灭得一干二净。随即又是阵阵不平气。织锦之前,创作的画稿是先拿来给老太爷看过的。当时为何不指出来,让儿子白忙活几个月。这不是偏疼大郎是甚么?
十来幅锦画一字排开。对鸟,花草,瑞兽,纹锦,琳琅满目。这些是赵家精选出来的。每一幅都凝集着赵家织锦妙手的心血。却难让见多识广的赵老太爷对劲。
“二郎这幅隐花波纹孔雀纹锦倒是不错。得了我赵家锦的真髓。高雅富丽。每一片翎羽随光变幻,雀鸟织得活矫捷现,仿佛活生生站在面前。”
赵老太爷敲一棒子喂颗糖经验得差未几了。这才意味深长地说道:“杨产业家主母石氏的亲哥哥,是益州府正六品通判。和工部织染局陈大使是亲家。赵家想要夺锦王,除非立意光彩织造都远胜杨家。众目睽睽之下,杨家纵有官府互助,也无话可说。二十几年让杨家独占鳌头,再夺不回锦王,赵家锦织得再好,名誉不敷,迟早泯然世人矣。家业渐衰,谁当家主,又有甚么意义?如果二郎没法贯穿这点,还不如大郎当家主。大郎朴素,是守成之材。将来你百年以后,也不怕赵氏子孙没有饭吃。”
“是。”赵禀松实在并不平气。
说得赵禀松老脸一红。他很有点不平气,指着赵修缘织的锦画道:“二郎本年织的这幅,儿子至心感觉无可抉剔。”
眼睛瞟到书案上铺好的乌黑竹纸和中间揉成一团的画,赵禀松有点焦急:“传闻这几天你都在构思新图,可有所得?”
赵老太爷冷哼一声,毫不客气地说道:“以是你任家主二十几年,就没给赵家夺回过一次锦王!”
赵修缘灵思泉涌,笔端起落回承间便勾画出一幅画来。
赵老太爷发作完,走出了藏珍阁。他站在石阶上,望着连缀起伏的赵家宅院和缓了语气:“你能守成,没让赵家式微,就是赵家的功臣。只是你两个弟弟不免有些不平气。本年若能夺回锦王,你也没那么辛苦。二郎天赋高出大郎甚远。我之以是不提点他,却给了最后一次机遇。我更寄但愿二郎能将赵家锦发扬光大。”
“父亲!”老太爷的话像一股暖流淌进赵禀松内心,烫得他热泪盈眶。
赵老太爷一声长叹,回身看着儿子道:“你是否在猜想,为父为何这般评价?你莫非忘了客岁杨家夺得锦王的是幅猛虎下山锦?二郎就算织出一只活了的珍禽,输在没有新意。就算本年胜了,也只会让杨家耻笑我赵家拾人牙慧!如果这两个月还选不出更好的锦画,我宁肯选大郎的秋夜江波,也毫不会送二郎的锦去斗锦赛上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