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过手吃过晚餐,杨老爷和大太太进了卧房,对靠着说话,九哥就被大太太送给五娘子,“带着你弟弟玩一会。”
四姨娘的声音有些焦心,“老爷,我不是这个意义……嗳,三娘子是我生的不错,可终归是大太太养的嘛,您做主就行了。”
说都是这么说的,可四姨娘是杨家的实权派,早几年大太太身材一向不大好,内宅就交给她掌管,直到九哥儿落地,大太太才有了管家的干劲。三娘子的婚事不问四姨娘的意义,大太太在杨老爷面前,必定交代不畴昔。
“好了,都散了吧。”大太太笑意未收,“你们姐妹吃过饭也早些去歇着,明日黄徒弟就来了,要养足精力。”
二娘子说的亲,是都城定国侯孙家的嫡宗子孙立泉,两三年前说定了婚事,客岁腊月里,孙家来了人请期,日子就定在本年腊月。二娘子就没再上学,在幽篁里细细地绣她的嫁奁。
第二日夙起,纤秀坊就送了几套衣服过来,七娘子换了暗绿色绣金盏花的小袄,葱黄色百褶裙去给大太太存候,大太太看了很欢畅。
二娘子嫁了,下头就要给三娘子、四娘子说亲了,长幼有序,五娘子的婚事总要在姐姐们以后再定的……
这是应当的,杨老爷膝下薄弱,如果八姨娘怀的是儿子,那就是杨家的大功臣了。
“就在正院吧。”大老爷不大在乎,“都散了吧,好好用饭。”
“哎。”四姨娘脆生生地应了,又加了一句,“太太日日打发人去瞧八姨娘,很上心的。”
世人又笑起来,二娘子与五娘子一边笑,一边从屋外出去。
朱门,是非真多。戋戋一个借书,都被二娘子借题阐扬,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打扮得很标致嘛,这才是正院的女儿。”她笑眯眯地嘉奖。
世人就都起家施礼,立春抱起九哥,二娘子、五娘子、七娘子带着丫环鱼贯进了净房。
七娘子垂下头退到一边,坐了下来。
大太太有点败兴,“三娘子本年也有十三了,也不能说小――四姨娘本身衡量着办吧。”
大老爷有些难堪,“越王上回叫了我去喝酒,顺手就送了这一对三胞胎姐妹出去,我又不好不收。”
“她这几日害喜得很短长,就不让她出房门了,好幸亏床上躺着养胎要紧。”大太太说,“吃过晚餐,你去看看她。”
杨老爷点了点头,“到底是双身子的人,要好生照看着。”他点了点四姨娘,“她是你房里出来的人,你有事没事,也多去逛逛。”
“按理是该带三娘子去见见世面的,可惜钟家的孩子们,都在故乡。三娘子去了只能跟在我身边,怕拘束了她。”
大太太面色稍缓,拿过杨老爷手中的信细看起来。
七娘子暗叹了一声。
大太太就和四姨娘筹议到钟家赴宴的事。
世人又都笑,大太太指着六娘子,哭笑不得,“若不是你把文房四宝带到绣房,又全打翻在黄徒弟身上,她那里会气成那样?倒累得我多出了几两年礼。”
大太太暖和地看着二娘子。
“只是闲来看几本杂书罢了。”二娘子不觉得然,“我们女儿家,要紧的不在书籍上。”
也不想想,七娘子如果然不认字,会问姐妹们借书么?
五娘子固然娇纵,但也颇认得几个字,只是一贯不在这上头用心罢了,大太太家学渊源,在几个女儿的教养上还是比较用心的。她六岁的时候,已经认得几千个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