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衣甲光鲜的步队便是苏定方所带领的王府卫率,而他们护在正中的那辆马车里坐着的天然就是蜀王李恪了。
丹儿也许不知,但李恪却清楚地很,所谓渭水缔盟,只是两国战祸的开端,从两国立盟的那一刻起,战役便已是必定了的。
“把大唐的质子给我带过来!”颉利咬着牙,怒道。
届时,待他一统北方,再挥师百万南下,定鼎中原也只是举手之事。
丹儿本来只是关中良家女娃,豆蔻之年入宫,因很有几分色彩,脾气又温婉,做事机灵,故而被遣到李恪身边服侍,那里晓得李恪的志向和贰心中所想。
颉利恨声回道:“火线传信,并州都督李绩于三日火线率并州边军行抵长安,而灵州边军重新到尾底子就没有进驻关中,我们被骗了,那日的救兵公然是李世民的障眼法!”
“启禀可汗,后军阿史那思摩将军传来的急报。”突厥标兵走到颉利的马前,呈上了一封急件。
不过跟着此次南下大捷,颉利声望日隆,突厥各部首级已尽数臣服,颉利多年来的芥蒂已经迎刃而解。此番北归,颉利可汗自傲必能威压全部突厥,乃至是北方各族,成为全部北地的王!
丹儿道:“殿下莫忧,眼下大唐与突厥已然合盟,两邦交好,今后也不会等闲再动兵器。殿下此去突厥也许只要年余便可南归,何必过分愁思。”
“殿下,内里风大,您如许开着帘子可别染了风寒。”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说来宫婢丹儿跟从李恪的时候并不久,是李恪封王那日宫中才遣来随身奉侍李恪的,天然也比不得瓶儿与李恪那般密切,不过现在的丹儿看着李恪,心中却也有一丝心疼。
这些年来,突厥内部多有非议者,颉利可汗的侄儿突利可汗更是虎视眈眈,颉利的汗位也不甚安定,这已经是缭绕在颉利心头挥散不去的一道阴翳了。
如果他早知那日的救兵是疑兵之计,他直接在会盟现场发难,必然能够全歼唐军主力,一举占有关中,进而具有全部大唐,就是如许的良机竟从他手边硬生生地溜走了。
大唐尚武,以武立国,大唐君臣高低,哪怕是文臣也不乏血性之人,岂能甘心受此屈辱,而李世民更非雁门之围后被吓破了胆的隋炀帝,他有着天朝帝王的庄严与高傲。
马车内,在李恪的身边,随李恪一同北上的贴身婢女丹儿见李恪一向撩着车帘,担忧李恪的身子,轻声对李恪提示道。
“可汗,此处已是鄜州北境,间隔我突厥之土不远了,此次可汗大败唐军高低,威名远扬天下,可谓大获全胜,想必此事突厥子民已经备好美酒,烤熟牛羊,等着可汗返来了。”颉利可汗的身边,大酋康苏密指着颉利身后很多装着木箱的马车,对颉利阿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