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家将是北宋中前期在抵抗西夏、金人的侵犯战役中崛起的名将世家,前仆后继,满门忠烈,世人称之为“山西名将”。
夸奖了一句,种师道抬手表示王伦和王进坐下。“坐!”
种师道固然位高权重,却夷易近人,起家扶起王伦和王进,然后说道:“老朽多谢两位相救家人之情!”
“谢过相公!”王伦和王进规端方矩坐下,双手按膝,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见王伦和王进不受,种师道也不刚强,回身做到了椅子上。种师道目光在王伦和王进身上来回变更,缓缓道:“当真是豪杰了得!”
刚才种师道问王进能对敌几人,有把王进当作武夫的轻视。现在题目换成为将带兵,可见对于武举非常期许。
大宋朝固然在军事上积弱,但是在与外族耐久作战的过程中,也培养了诸多名将。实在北宋看似孱羸,但是在历代对外战役中,相较于别的朝代还是胜多败少。
王伦两人赶着种浩来到经略府,只见门前两队精兵把手大门。一个个精力抖擞,甲胄光鲜,一身讳饰不住的剽悍气味。王伦与王进对视一眼,暗道强将部下无弱兵。
种世衡有八个儿子,第二代种家姑息是种诂、种诊、种谔三人,世称“三种”,均为宋朝大将,很有军功。种谔曾以计迫降西夏名将嵬名山,得民一万五千户,降兵万人。又以鄜延经略安抚副使,节制诸将于米脂城外无定川大败西夏军八万,斩首八千级,活捉西夏大将七人,俘获兵士、物质无数,打出了“种家军”的威名。种谊是种世衡的小儿子,好读书,治军严。用兵谨慎,临阵对敌无掌控不战。一次西夏军队进犯延安,种谊统兵出战,敌闻风而逃。本地人说:“得种谊,胜精兵二十万”。(林元帅才抵得上三个师吧!)
种师道则是第三代种家将,少时跟从大儒张载肄业,做过推官、通判等文官。因“议役法忤蔡京旨,换庄宅使、知德顺军”。其文武全才,见地博识,用兵老成慎重,对镇边、攻辽、抗金等军事行动观点独到,是北宋末主战派的核心人物。宋徽宗多次将其招入朝廷,扣问边关事件,并赐赉袭衣、金带。寺人童贯手握重兵,炙手可热,见之者皆行大礼,独种师道以常礼待之,童贯深觉得憾。
种师道问话本就是想摸索王进的本领,这时听了连连点头。此次王进有了种浩的保举,且豪杰了得,参军不难。但是种师道必须晓得他的本领,量才而用,这才不是本心。本来种师道觉得王进勇力过人,做一都头足以。这时听了王进的话,心道此人可为批示。
王伦脑筋中这些动机一闪而过,脚步不断,跟着种浩来到了经略府的客堂。
说罢种师道还要施礼,王伦和王进那里能受这个,赶紧躲过。“经略相公折煞小子了!”
王进也感遭到了种师道态度的变更,慨然说出了一番诀窍。“莲花帐内将军令,细柳营中天子惊。安营扎寨,高防围困,低防水淹,芦苇防火攻,使智谋调雄兵,传令要同心。逢高山莫先登,见空城不成乱行……”
种浩平时跟从种师道学习兵法战册,老是力不从心,学的一知半解。现在听了王进的口诀,只感觉醍醐灌顶。好些之前不明白的事情,都在脑海中清楚起来。
故意在摸索王进一二,种师道再次问道:“延安府边塞之地,战事不竭,你如果为将,如何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