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经注 > 第28章 易水(1)

我的书架

又东迳灵邱县故城南。应劭曰,赵武灵王葬其东南二十里,故县氏之。县古属代,汉灵帝光和元年,中山相臧旻上请别属也。瓒注《地理志》曰:灵邱之号,在武灵王之前矣。又按司马迁《史记》,赵敬侯二年,败齐于灵邱,则名不因武灵王事,如瓒《注》。

滱水西流,又南转东屈,迳北海王详之石碣南,《御射碑》石柱北,而南流也。

其水南流,注于檀水,故俗有并沟之称焉。其水又东南流,历故安县北,而南注濡水。又东南流,于容城县西北,大利亭东南,合易水而注巨马水也。故《地理志》曰:故安县阎乡,易水所出,至范阳入濡水。阚骃亦言是矣;又曰:濡水合渠。许慎曰:濡水入涞。涞、渠二号,即巨马之异名。然二易俱出一乡,同入濡水。北易至涿郡范阳县会北濡,又并乱流入涞,是则易水与诸水,互摄通称,东迳容城县故城北,浑涛东注,至勃海平舒县与易水合。阚骃曰:涿郡西界代之易水,而是水出代郡广昌县东南,郎山东北,燕王仙台东。台有三峰,甚为崇峻,腾云冠峰,高霞翼岭,岫壑冲深,含烟罩雾。耆旧言燕昭王求仙处。范晔《后汉书》云:中山简王焉之窆也,厚其葬,采涿郡山石以树坟茔。陵隧碑兽,并出此山,谓之石虎山。山有所遗二石虎,先人因以名罡。罡之东麓,即根源所导也。

又东过唐县南。

滱水又东,恒水从西来注之,自下滱水兼纳恒川之通称焉,即《禹贡》所谓恒卫既从也。

易水又东迳武阳城南。盖易自宽中历武夫关东出,是兼武水之称,故燕之下都,擅武阳之名。左得濡水枝津故渎。武阳大城东南小城,即故安县之故城也。

滱水东迳嘉牙川,川有二水,南来注之。水出恒山北麓,稚川三合迳嘉牙亭东,而北流注于滱水,水之北。山行即广昌县界。

又东过泉州县南,东入于海。

《经》书水之所历,沿次注海也。

又东过安次县南。

东过范阳县南,又东过容城县南。

滱水自倒马关南流,与大岭水合。水出山西南大岭下,东北流出峡,峡右山侧有祗洹精庐,飞陆陵山,丹盘虹梁,长津泛澜,萦带其下,东北流注于滱。

五公即王兴之五子也。光武即帝位,封为五侯:元才,北平侯;益才,安喜侯;显才,蒲阴侯;仲才,新市侯;季才,唐侯,所谓中山之五王也,俗又以五公名居矣。二城并广一里许,俱在罡阜之上,上邪而下方。其水东南入於易水。

易水迳县南,鄚县故城北,东至文安县,与虖池合。《史记》苏秦曰,燕长城以北,易水以南,正谓此水也。是以班固、阚骃之徒,咸以斯水谓之南易。

汉文帝封丞相申屠嘉为侯国。城东西二里,南北一里半。高诱云,易水迳故安城南外东流,即斯水也。诱是涿人,事经明证。今水被城东南隅。世又谓易水为故安河。武阳盖燕昭王之所城也,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七里,故傅逮《述游赋》曰:出北蓟,历良乡,登金台,观武阳,两城辽廓,旧迹冥茫,盖谓是处也。易水东流而出于范阳。

滱水又东流历鸿山,世谓是处为鸿头,疑即《晋书隧道记》所谓鸿上关者也。关尉治北平,而画塞於望都,东北去北平不远,兼县土所极也。滱水因而左纳鸿下水,水出西北近溪,东南流注於滱水也。

推荐阅读: 龙婿陆凡     三国:虎牢关前,关羽温酒要斩我     老婆拔我氧气管后,我重生了     护花医武高手     洪荒之时空魔君     重生蜜爱:霸道祁少偏执宠     抗日之特战狂兵     草根胡佑民的春天     大明:我想摆烂,你却让我当皇帝?     诸天长生     是杀手是王妃     我睡了兄弟的女人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