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水又东,迳光武故城北,又东,迳粟邑县故城北,王莽改名粟城也。后汉封骑都尉耿夔为侯国》其水又东北流,注于洛水也。
今县之摆布无水以应之,所可当者,惟郑渠与沮水。又东迳莲芍县故城北,《十三州志》曰:县以草受名也。
浐水
其一水东出,即沮水也。东与泽泉合,水出沮东泽中,与沮水隔原,相去十五里,俗谓是水为漆水也。东流,迳薄昭墓南,冢在北原上。又迳怀德城北,东南注郑渠,合沮水。又自沮直绝,注浊水,至白渠合焉,故浊水得漆沮之名也。
甘水又于河南城西,北入洛,《经》言县南,非也。故京相璠曰:今河南河南县西有甘水,北入洛,斯得之矣。
谷水又东,注鸿池陂。《百官志》曰:鸿池,池名也,在洛阳东二十里。丞一人,二百石。池东西千步,南北千一百步,四周有塘,池中又有东西横塘,水溜迳通。故李尤《鸿池陂铭》曰:鸿泽之陂,圣王所规,开源东注,出自城池也。
沮水出北地直路县,东过冯翊礻殳祤县北,东入于洛。
沮循郑渠,东迳当道城南。城在频阳县故城南,频阳宫也,秦厉公置。城北有频山,山有汉武帝殿,以石架之。县在山南,故曰频阳也。应劭曰:县在频水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