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过其县北。
汝水又东南,迳襄城县故城南。王隐《晋书隧道记》曰:楚灵王筑。刘向《说苑》曰:襄城君始封之日,服翠衣,带玉佩,徙倚于流水之上,便是水也。
又有一碣,题言洛阳南界。碑柱相对,既无年代,竟不知何代所表也。其水又北流,注于汝水。
汝水出河南梁县勉乡西天息山。
汝水又东南,左合蓝水,水出阳翟县重领山,东南流,迳纪氏城西,有层台,谓之纪氏台。《续汉书》曰:世祖车驾西征,盗贼群起。郏令冯鲂为贼延裒所攻,力屈。上诣纪氏,群贼自降。便是处,在郏城东北十馀里。其水又东南流,迳黄阜东,而南入汝水。
汝水又东,为周公渡,藉承休之徽号,而有周公之嘉称也。
汝水又东迳成安县故城北。按《地理志》,颍川郡有成安县,侯国也。《史记·建元以来功臣侯者年表》曰:汉武帝元鼎五年,校尉韩千秋击南越,死,封其子韩延年为成安侯。即此邑矣。世谓之白泉城,非也,俗谬耳。
汝水又东南流,迳西不羹城南。《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年》,楚灵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诸侯其畏我乎?《东观汉记》曰:车骑马防之前参药,勤奋省闼,增封侯国襄城羹亭千二百五十户,即此亭也。汝水又东南,迳繁邱城南,而东南出也。
湛水出犨县北鱼齿山西北,东南流,历鱼齿山下,为湛浦,方五十馀步。
汝水又右,迤为湖。湖水南北八九十步,东西四五百步,俗谓之东长湖,湖水下入汝,古养水也,水出鲁阳县北将孤山北长冈下。数泉俱发,东历永仁三堆南。又东迳沙川,世谓之沙水,历山符垒北,又东迳沙亭南,故养阴里也。司马彪《郡国志》曰:襄城有养阴里。京相璠曰:在襄城郏县西南。养,水名也,俗以是水为沙水,故亦名之为沙城,非也。又城处水之阳,而以阴为称,更用惑焉。
汝水又东,黄水注之。水出梁山,东南迳周承休县故城东,为承休水。县,故子北国也。汉武帝元鼎四年,幸洛阳,巡省豫州,观於周室,邈而无祀。扣问耆老,乃得孽子嘉,封为周子南君,以奉周祀。按《汲冢古文》谓卫将军文子为子南弥牟,厥后有子南劲。《编年》,劲朝于魏。后惠成王如卫,命子南为侯。
秦并六国,魏最后灭。疑嘉是卫后,故氏子南而称君也。初元五年,为周承休邑。
汝水又左合三里水,水北出梁县西北,而东南流,迳其县故城西,故{单心}狐聚也。《地理志》云:秦灭西周,徙其君于此,因乃县之。杜预曰:河南县西南有梁城,便是县也。水又东南,迳注城南。司马彪曰:河南梁县有注城。《史记》魏文侯三十二年,败秦于注者也。又与一水合,水发注城东坂下,东南流注三里水。三里水又乱流入于汝。
汝水又迳周平城南。京相璠曰:霍阳山在周平城东南者也。
又东南,过定陵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