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太康地记》曰:奚仲冢在城南二十五里山上,百姓谓之神灵也。齐封田文于此,号孟尝君,有惠誉,今郭侧犹有文冢,结石为郭,作制严固,莹丽可寻,行人往还,莫不迳观,觉得异见矣。漷水又西迳仲虺城北。《晋太康地记》曰:奚仲迁于邳,仲虺居之,觉得汤左相。厥后当周,爵称侯,后见侵削,霸者所绌为伯,任姓也。应劭曰:邳在薛。徐广《史记音义》曰:楚元王子郢客,以吕后二年,封上邳侯也。有下故此为上矣。《晋书隧道记》曰:仲虺城在薛城西三十里。漷水又西至湖陆县,入于泗。故京相璠曰:薛县淳水,首受蕃县,西注山阳湖陆是也。《经》言瑕邱东,误耳。
又南,过沛县东。
《竹书编年》,梁惠成王三十一年,邳迁于薛,改名徐州。城南山上有奚仲冢。
县即山阳郡之南平阳县也。《竹书编年》曰:梁惠成王二十九年,齐田盻及宋人伐我东鄙,围平阳者也。王莽改之曰黾平矣。泗水又南迳故城西,世谓之漆乡。应劭《十三州记》曰:漆乡,邾邑也。杜预曰:平阳东北有漆乡。今见有故城西南边二里,所未详也。
韦昭曰:泗在鲁城北。《史记》、《冢记》、王隐《隧道记》咸言,葬孔子于鲁城北泗水上。今泗水南有夫子冢。《春秋孔演图》曰:鸟化为书,孔子奉以告天,赤爵衔书上,化为黄玉,刻曰:孔提命,作应法,为赤制。《说题词》曰:孔子卒,以所受黄玉葬鲁城北,即子贡庐墓处也。谯周云:孔子身后,鲁人就冢次而居者百有馀家,命曰孔里。《孔业》曰:夫子墓茔方一里,在鲁城北六里泗水上。
县故城在滕西北,城周二十里,内有子城。按《地理志》即滕也。周懿王子错叔绣文公所封也。齐灭之,秦觉得县。汉武帝元朔三年,封鲁恭王子刘顺为侯国。
泗水又西南流,迳鲁县,分为二流,水侧有一城,为二水之分会也。北为洙渎。《春秋·庄公九年?经》书,冬,浚洙。京相璠、杜预并言:洙水在鲁城北,浚深之,为齐备也。南则泗水。夫子教于洙、泗之间,今于城北二水当中,即夫子领徒之所也。《从征记》曰:洙、泗二水,交于鲁城东北十七里。阙里背洙面泗,南北一百二十步,东西六十步,四门各有石<;门团>;。北门去洙百步馀。后汉初,阙里波折自辟,从讲堂至孔里。鲍永为相,因修响祠,以诛鲁贼彭丰等。郭缘生言:泗水在城南,非也。余按:《国语》: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罟弃之。
有大庭氏之库,《春秋》竖牛之所攻也。故刘公干《鲁都赋》曰:戢兵器于有炎之库,放兵马于巨野之坰。周武王封姬旦于曲阜,曰鲁。秦始皇二十三年觉得薛郡,汉高后元年为鲁国阜上有季氏宅,宅有武子台,今虽崩夷,犹高数丈。台西百步有大井,广三丈,深十馀丈,以石垒之,石似磬制。《春秋·定公十二年》,公山不狃帅费人攻鲁,公入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也。台之西北二里,有周公台,高五丈,周五十步。台南四里许则孔庙,即夫子之故居也。宅大一顷,所居之堂,后代觉得庙。汉高祖十三年,过鲁,以太牢祀孔子。自秦烧《诗》、《书》,典范沦缺。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旧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时人已不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汉世秘之,罕见见者。于时闻堂上有金石丝竹之音,乃不坏。庙屋三间,夫子在西间东向,颜母在中间南向。夫人隔东一间东向。夫人床前有石砚一枚,何为朴,云平生时物也。鲁人藏孔子所乘车于庙中,是颜路所请者也。献帝时,庙遇火,烧之。永平中,钟离意为鲁相,到官,出私钱万三千文,付户曹孔治夫子车,身入庙,拭几席剑履。男人张伯除堂下草,土中得玉璧七枚。伯怀其一,以六枚白意。意令主簿安设几前。孔子寝堂床首,有悬瓮。意召孔问:多么瓮也?曰:后也?对曰:夫子瓮也,背有丹书,人勿敢发也。意曰:夫子贤人,以是遗瓮,欲以悬示后贤耳。发之,中得素书,文曰:后代修吾书,董仲舒。护吾车,拭吾履,发吾笥,会稽钟离意。璧有七,张伯藏其一。意即召问伯,果服焉。魏黄初二年,文帝令郡国修起孔子旧庙,置百石卒吏。庙有夫子像,列二弟子执卷立侍,穆穆有询仰之容。汉、魏以来,庙列七碑,二碑无字。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