淯水又西南迳其县故城南。桓帝延熹七年,封邓秉为侯国。县故南阳典农治,后觉得淯阳郡,省郡复县,避晋简文讳,改名云阳焉。淯水又迳安乐乡北,汉桓帝建和元年,封司徒胡广为淯阳县安乐乡侯,今于其国立乐宅戍。郭仲产《襄阳记》曰:南阳城南九十里,有晋尚书令乐广故居。广字彦辅,善清言,见重当时。成都王,广半子,长沙王猜之。广曰:宁以一女而易五男犹疑之,终以忧殒。其故居今置戍,因觉得名。
淯水又西南迳晋蜀郡太守邓义山墓南,又南迳宛城东,其地故申伯之国,楚文王灭申觉得县也。秦昭襄王使白起为将,伐楚取郢,即以此地为南阳郡,改县曰宛。王莽改名郡曰前队,县曰面阳。刘熙曰:在中国之面而居阳地,故觉得名。大城西南隅,即古宛城也,荆州刺史治,故亦谓之荆州城。今南阳郡治大城,其东城内有旧殿基,周二百步,高八尺,陛阶皆砌以青石。大城西北隅有殿基,周一百步,高五尺,盖更始所起也。城西三里,有古台,高三丈馀,文帝黄初中南巡行所筑也。淯水又屈而迳其县南,故《南都赋》所言淯水荡其胸者也。
又屈南过淯阳县东。
《世语》曰:张绣反,公与败北,子昂不能骑进马于公,而昂遇害。《魏书》曰:公南征至宛,临淯水,祠亡将士,歔欷流涕,众皆哀恸。
淯水
东北过颍川定陵县西北,又东过郾县南,东入于汝。
滍水出南阳鲁阳县西之尧山。
淯水又南入县,迳小长安。司马彪《郡国志》曰:县有小长安聚。谢沈《汉书》称:光武攻淯阳不下,引兵欲攻宛,至小长安,与甄阜败北于此。
淯水又东南流,迳博望县故城东。郭仲产曰:在郡东北一百二十里,汉武帝置。校尉张骞,随大将军卫青西征,为军前导,相望水草,得以不乏。元光六年,封骞为侯国。《地理志》南阳有博望县,王莽改之曰宜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