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经注 > 第78章 漻水(1)

我的书架

肥水自荻丘,北迳成德县故城西,王莽更之曰平阿也。又北迳芍陂东,又北迳死虎塘东,芍陂渎上承井门,与芍陂更相通注,故《经》言入芍陂矣。

决水又北,右会阳泉水,水受氵夫水,东北流迳阳泉县故城东,故阳泉乡也。

灊者,山、水名也。《开山图》灊山环绕大山为霍山。郭景纯曰:灊水出焉。

淠水又东北迳博安县,泄水出焉。

又北迳五门亭西,西北流迳安丰县故城西,《晋书隧道记》:安丰郡之属县也,俗名之曰安城矣。

水之决会,谓之沘口也。

山即蕲山也。

北过芍陂,西与沘水合。

肥水

北过其县东,县故吴也。《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子秦人侵吴,及雩娄,闻吴有备而还,是也。《晋书隧道记》云:在安丰县之西南,即其界也。故《地理志》曰:决水出雩娄。

沘水出庐江灊县西南,霍山东北。

蕲水

南过其县西。

汉高帝元年,别为衡山国,五年属淮南,文帝十六年,复为衡山国,武帝元狩二年,别为六安国,王莽之安风也,《汉书》所谓以舒屠六。晋太康三年庐江郡治。淠水又西北,分为二水,芍陂出焉。

蕲水南对蕲阳州入于大江,谓之蕲口。洲上有蕲阳县徙。

泄水自濡溪迳安风县,北流注于淠亦谓之濡口。

肥水迳玄康城西北流,北出,水际有曲水堂,亦嬉游所集也。

肥水西迳寿春县城北,右合北溪,水导北山根源下注,漱石颓隍,水上长林插天,高柯负日,出于山林精舍右,山渊寺左。道俗嬉游,多萃其下。表里引汲,泉同七净。溪水沿注西南,迳陆羽士解南。精庐临侧川溪,大不为广,小足间居,亦胜境也。溪水流注于肥水。

又北过寿春县东。

蕲水出江夏蕲春县北山。

晋改成蕲阳县,县徙江州,置大阳戍,从齐昌郡移治于此也。

肥水自黎浆北迳寿春县故城东为长濑津,津侧有谢堂北亭,迎送所薄,水陆舟车,是焉萃止。又西北右合东溪,溪水引渎北出,西南流迳导公寺西。寺侧因溪,建刹五层,屋宇间敞,崇虚嶕尧也。又西南流注于肥。

又北过安丰县东。

肥水又西分为二水,右即肥之故渎,遏为船官湖,以置舟舰也。肥水左渎,又西迳石桥门北,亦曰草市门,外有石梁。渡北洲,洲上有西昌寺。寺三面阻水,佛堂设三像,真容妙相,相服精炜,是萧武帝所立也。寺西即船官坊,苍兕、都水,是营是作。湖北对八公山,山无树木,惟童阜耳。山上有淮南王刘安庙。刘安是汉高帝之孙,厉王宗子也。折节下士,笃好儒学,养方术之徒数千人,皆为俊异焉。多神仙秘法鸿宝之道。忽有八公,皆须眉皓素,诣门希见。门者曰:吾王好长生,今先生无住衰之术,未敢相闻。八公咸变成童,王甚敬之。八士并能炼金化丹,出入无间,乃与安登山,薶金于地,白日升天。余药在器,鸡犬舐之者,俱得上升。其所升之处,践石皆陷,人马迹存焉。故山即以八公为目,余登其上,人马之迹无闻矣,惟庙像存焉。庙中图安及八士像,皆坐床帐如平生,被服纤丽,咸羽扇裙帔,巾壶枕物,一如常居。庙前有碑,齐永明十年所建也。山有隐室石井,即崔琰所谓余下寿春,登北岭淮南之道室,八公山石井在焉。亦云:左吴与王春、傅生等寻安,同诣玄洲,还为著记,号曰《八公记》,都不列其鸡犬升空之事矣。按《汉书》,安反,伏法,葛洪明其得道,事备《抱朴子》及《神仙传》。肥水又左纳芍陂渎。渎水自黎浆分水,引渎寿春北,迳芍陂门右,北入城。昔钜鹿时苗为县长,是其留犊处也。渎东有东都街,街之左道北,有宋司空刘勔庙。宋元徽二年,建于东乡孝义里。庙前有碑,时年碑功方创,齐永明元年方立。沈约《宋书》言泰始元年,豫州刺史殷琰叛,明帝假勔辅国将军,讨之,琰降。不犯秋毫,百姓来苏、生为立碑,文过实在。建元四年,故吏颜幼明为其《庙铭》,故佐宠延为《庙赞》,夏候敬友为《庙颂》,并附刊于碑侧。渎水又北迳相国城东,刘武帝伐长安所筑也,堂宇厅馆仍故,以相国为名。又北出城,注肥水。

推荐阅读: 漆黑之尾     我的二十四诸天     帝少夜宠:小甜妻,乖!     后宫上位记1     一拳一个鬼,你说这是精神病?     鬼面邪王腹黑妻     文化征服异界     重生成一颗蛋     咫尺在你,爱由天涯     极品小农夫     我的绝美总裁老婆4     网游之一代江湖1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