涔水
沮水又东南迳汶阳郡北,即高安县界。郡治锡城,县居郡下,城故新城之下邑。义熙初分新城立。西表悉重山也。
涪水出广魏涪县西北。
施水受肥于广阳乡,东南流迳合肥县。应劭曰:夏水出城父东南,至此与肥合,故曰合肥。阚骃亦言出沛国。城父东,至此合为肥。余按川殊家数,无沿注之理,方知应、阚二说,非实证也。盖夏水暴长,施合于肥,故曰合肥也。非谓夏水。施水又东迳合肥县城南,城居四水中,又东有清闲津,水上旧有梁。孙权之攻合肥也,张辽败之于津北,桥不撤者两版。权与甘宁蹴马趋津,谷利自后著鞭助势,遂得渡梁。凌统被铠落水,后到追及,流涕津渚。
涪水又东南迳江油戍北。邓艾自阴平景谷步道,悬兵束马入蜀,迳江油、广汉者也。涪水又东南迳涪县西,王莽之统睦矣。臧宫进破涪城,斩公孙恢于涪,自此水上。县有潺水,出潺山。水源有金、银矿,洗取火合之,以成金银。潺水历潺亭而下注涪水。涪水又东南迳绵竹县北。臧宫溯涪至平阳,公孙述将王元降,遂拔绵竹。涪水又东南,迳南安郡南,又南与金堂水会,水出广汉新都县,东南流入涪。涪水又南,枝津出焉,西迳广汉五城县,为五城水,又西至成都,入于江。
又南至枝江县北乌扶邑,入于沮。
涪水
沮水
沮水东南流,迳沮阳县东南。
沮水出汉中房陵县景山,东南过临沮县界。
漳水出临沮县东荆山,东南过蓼亭,又东过章乡南。
东南至广魏白水县,与汉水合,又东南过巴郡阆中县,又南至垫江县,东南入于江。
夏水
又东至江夏云杜县,入于沔。
梓潼水出其县北界,西南入于涪。
沮水又东南,迳当阳县城北。城因冈为阻,北枕沮川,其故城在东一百四十里,谓之东城,在绿林长坂南,长圾即张翼德横矛处也。
故广汉郡公孙述改成梓潼郡。刘备嘉霍峻守葭萌之功,又分广汉以北,别为梓潼郡,以峻为守。县有五女,蜀王遣五丁迎之,至此,见大蛇入山穴,五丁引之,山崩,压五丁及五女,因氏山为五妇山,又曰五妇候,驰水所出。一曰五妇水,亦曰潼水也。其水导源南迳梓潼县。王莽改曰子同矣。自县南迳涪城东,又南入于涪水,谓之五妇水口也。
东过华容县南。
亦言涪水至此入汉水,亦谓之为内水也。北迳垫江。昔岑彭与臧宫自江州,从涪水上。公孙述令延岑盛兵于沈水。宫左步右骑,夹船而进,势动山谷,大破岑军,斩首溺水者万馀人,水为污流。沈水出广汉县,下入涪水也。
漳水
沮水又南,与漳水合焉。
江津豫章口东有中夏口,是夏水之首,江之汜也。屈原所谓过夏首而西浮,顾龙门而不见也。龙门,即郢城之东门也。
羌水出羌中参狼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