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谧曰:纳二女于妫水之汭。马季长曰:水所入曰汭。但是汭似非水名。现在见有二水,异源同归,浑流西注入于河。河水南迳雷首山西。山临大河,北去蒲坂三十里。《尚书》所谓壶口、雷首者也。俗亦谓之尧山。山上有故城,世又曰尧城。阚骃曰:蒲坂,尧都。按《地理志》曰:县有尧山、首山祠,雷首山在南。
前人壅其流觉得陂水,种稻,东西二百步,南北一百余步,与郃阳瀵水夹河。河中渚上,又有一瀵水,皆潜相通,故吕忱曰:《尔雅》,异出同流为瀵水。其水西南流历蒲坂西,西流注于河。河水又南迳陶城西。舜陶河边。皇甫士安觉得定陶,不在此也。然陶城在蒲坂城北,城即舜所都也,南去历山不远,或耕或陶,地点则可,何必然陶方得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孟津有陶河之称,盖今后始之。南对蒲津关。汲冢《竹书编年》:魏襄王七年,秦王来见于薄坂关。四月,越王使公师隅来献乘舟始罔及舟三百、箭五百万,犀角、象齿焉。
又南过皮氏县西。
其水西流注于河。河水又南为采桑津。《春秋·僖公八年》:晋里克败狄于采桑,是也。赤水出西北罢谷,东流谓之赤石川,东入于河。河水又南合蒲水,西则两源并发,俱导一山,出西河阴山县,王莽之山宁也。阴山东麓南水,东北与长松水合,水出西丹阳山东,东北流左入蒲水。蒲水又东北与北溪会,同为一川,东北注河。河水又南,丹水西南出丹阳山。东北迳冶官东,俗谓之丹阳城,城之摆布犹有遗铜矣。其水东北会白水口,水出丹山东而西北注之。丹水又东北入河。
事有似而非,非而是,千载眇邈,非所详耳。又南,涑水注之。水出河北县雷首山。县北与蒲坂分山,有夷、齐庙。阚骃《十三州志》曰:山一名独头山,夷、齐所隐也。山南有古冢,陵柏蔚然,攒茂邱阜,俗谓之夷、齐墓也。其水西南流,亦曰雷水。《穆天子传》曰:壬戌,天子至于雷首。犬戎胡觞天子于雷首之阿,乃献良马四六,天子使孔牙受之于雷水之干是也。昔赵盾田首山,食祁弥明翳桑之下,即于此也。涑水又西南流注于河,《春秋左传》谓之涑川者也。俗谓之阳安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