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水又东迳辰阳县南,东合辰水。水出县三山谷,东南流,独母水注之。水源南出龙门山,历独母溪北入辰水。辰水又迳其县北,旧治在辰水之阳,故即名焉。《楚辞》所谓夕宿辰阳者也。王莽改名会亭矣。辰水又右会沅水,名之为辰溪口。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樠溪、无溪、酉溪、辰溪其一焉。夹溪悉是蛮左所居,故谓此蛮五溪蛮也。沅水又迳沅陵县西,有武溪,源出武山,与酉阳分山。
油水自孱陵县之东北,迳公安县西,又北流注于大江。
澧水又东,与赤沙湖水会,湖水北通江而南注澧,谓之沙口,澧水又东南注于沅水,曰澧口,盖其枝渎耳。《离骚》曰:“沅有芷兮澧有兰。”
水自下历溪盘曲,逶迤倾泻。行者间关,每所褰氵斥,山、水之号,盖亦因事生焉。九渡水又北流注于澧水。
东迳无阳县。无水出故且兰,南流至无阳故县。县对无水,因以氏县。无水又东,南入沅,谓之无口。
细泉轻流,望川竞注,故不成以言也。施水北流会于沅。
沅水又东迳沅陵县北,汉故顷侯吴阳之邑也。王莽改曰沅陆县。北枕沅水。
澧水出武陵充县西历山,东过其县南。
油水出武陵孱陵县西界,县有白石山,油水所出,东迳其县西,与洈水合。水出高城县洈山,东迳其县下,东至孱陵县入油水也。
澧水又东。茹水注之。水出龙茹山,水色清澈,漏石分沙。庄辛说楚襄王所谓饮茹溪之流者也。茹水东注澧水。
作唐县,后汉分孱陵县置。澧水入县,左合涔水。水出西北天门郡界,南流迳涔坪屯,屯堨涔水,溉田数千顷。又东南流注于澧水。澧水又东,澹水出焉。
油水
澧水东与温泉水会。水发北山石穴中,长三十丈,冬夏沸涌,常若汤焉。温水南流注于澧水。澧水又东合零溪,水源南出零阳之山,历溪北注澧水。澧水又东,九渡水注之。水南出九渡山,山下有溪,又以九渡为名。山兽咸饮此水,而迳越他津,皆不饮之。九渡水北迳神仙楼下,傍有石形,极方峭,世名之为仙楼。
夷水又迳宜都北,东入大江,有泾渭之比,亦谓之佷山北溪。水所经皆石山,路无土岸。其水虚映,俯视游鱼,如乘空也。浅处多五色石,冬夏激素飞清,傍多茂木空岫,静夜听之,恒有清响。百鸟翔禽,哀鸣相和,巡颓浪者,不觉疲而忘归矣。
澧水又东历层步山,高秀彪炳。山下有峭涧,泉流所发,南流注于澧水。
又东过零阳县之北。
东过其县北。
又东北入于江。
沅水东迳无阳县,南临运水。水源出东南岸许山,西北迳其县南,流注于熊溪。熊溪南带移山,山本在水北,夕中风雨,旦而山移水南,故山以移为名,盖亦苍梧郁州,东武怪山之类也。熊溪下注沅水。沅水又东迳辰阳县,县有龙溪,水南出于龙峤之山,北流入于沅。
县治故城,王莽改名孱陆也。刘备孙夫人,权妹也,又更脩之。其城背油向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