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阳朔山也。应劭曰:湘出零陵山,盖山之殊名也。山在始安县北,县故零陵之南部也。魏咸熙二年,孙皓之甘露元年,立始安郡。湘、漓同源,分为二水,南为漓水,北则湘川。东北流。罗君章《湘中记》曰:湘水之出于阳朔则觞为之舟,至洞庭,日月若出入于此中也。
资水出武陵郡无阳县界唐糺山,盖路山之别号也,谓之大溪水。东北迳邵陵郡武冈县南,县分都梁之所置也。县摆布二冈对峙,重岨齐秀,间可二里,旧传后汉伐五溪蛮,蛮保此冈,故曰武冈,县即其称焉。大溪迳建兴县南,又迳都梁县南,汉武帝元朔五年,以封长沙定王子敬侯定之邑也。县西有小山,山上有渟水,既清且浅,此中悉生兰草,绿叶紫茎,芳风藻川,兰馨远馥。俗谓兰为都梁,山因以号,县受名焉。
《续汉书?五行志》曰:建安八年,长沙醴陵县有大山,常鸣如牛呴声,积数年。后豫章贼攻没县亭,杀掠吏民,因觉得候。湘水又北迳建宁县,西傍湘水,县北有空泠峡,惊浪雷奔,濬同三峡。湘水又北迳建宁县故城下,晋太初中立。
东北过零陵县东。
涟水
涟水自湘南县东流,至衡阳湘西县界,入于湘水也。于临湘县为西南者矣。
又东北太重安县东。又东北过酃县西,承水从东南来注之。
水出舂陵县北二十里仰山,南迳其县西。县本泠道县之舂陵乡,盖因舂陵为名矣。
东北过夫夷县。
又东北过阴山县西,洣水从东南来注之。又北过醴陵县西,漉水从东来注之。
越城峤水,南出越城之峤,峤即五岭之西岭也。秦置五岭之戍,是其一焉。
汉长沙定王分觉得县,武帝元朔五年,封王中子买为舂陵侯。县故城东又有一城,东西相对,各方百步。陈腐相传,言汉家旧城,汉称犹存,知是节侯故邑也。城东角有一碑,笔墨缺落,不成复识。东南三十里另有节侯庙。都溪水又南迳新县东。县东傍都溪,溪水又西迳县南,左与五溪俱会。县有五山,山有一溪,五水会于县门,故曰都溪也。都溪水自县又西北流,迳泠道县北,与泠水合。水南也九疑山,北流迳其县西南,县指泠溪以即名,王莽之泠陵县也。泠水又北流注于都溪水,又西北入于营水。营水又北流入营阳峡,又北至观阳县而出于峡。大小二峡之间,为沿溯之极艰矣。营水又西北,迳泉陵县西,汉武帝元朔五年,以封长沙定王子节侯贤之邑也。王莽名之曰溥润,零陵郡治故楚矣。汉武帝元鼎六年分桂阳置。太史公曰:舜葬九疑,实惟零陵,郡取名焉,王莽之九疑郡也。下邳陈球为零陵太守,桂阳贼胡兰攻零陵,激流灌城,球辄于内,因阵势反决水淹贼,相拒不能下。县有白土乡。《零陵先贤传》曰:郑产,字景载,泉陵人也。为白土啬夫。汉末多事,国用不敷,产子一岁,辄出口钱,民多不举子。产乃敕民勿得杀子,口钱当自代出。产言其郡、县,为表上言,钱得除,改名白土为重生乡也。《晋书隧道志》曰:县有香茅,气甚芬香,言贡之以缩酒也。营水又北流注于湘水。湘水又东北与应水合,水出邵陵县历山,崖登险阻,峻崿万寻,澄渊湛于下,应水涌于上。东南流迳应阳县南,晋分观阳县立,盖即应水为名也。应水又东南流,迳有鼻墟南。王隐曰:应阳县本泉陵之北部,东五里有鼻墟,言象所封也。山下有象庙,言甚有灵,能兴云雨。余所闻也,贤人之神曰灵,贤人之精气为鬼,象生不惠,死灵何奇乎?应水又东南流而注于湘水。湘水又东北得氵毛口,水出永昌县北罗山。东南流迳石燕山东,其山有石,绀而状燕,因以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