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代观祠,婢指女戏妃像人。其妻夜梦致聘,怖而遽发,明引中流,而船不可。
赣水又北迳南昌左尉廨西,汉成帝时,九江梅福为南昌尉,居此。后福一旦舍老婆,去九江,传云得仙。
牵水西出宜春县,汉武帝元光六年,封长沙定王子刘成为侯国。王莽之脩晓也。牵水又东迳吴平县,旧汉平也。晋太康元年改成吴平矣。牵水又东迳新淦县,即王莽之偶亭——而注于豫章水。湖汉及赣,并通称也。又淦水出其县下,注于赣水。
大江南赣水,总纳大水,东西四十里,清泽远涨,绿波凝净,而会注于江川。
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有一圆石,绝壁洁白,照见人形晨光初散,则延曜入石,豪细必察,故名石镜焉。又有二泉,常悬注,若白云带山。《庐山记》曰:白水在黄龙南,即瀑布也。水出山腹,挂流三四百丈,飞湍林表,望若悬素。
下有盘石,可坐数十人。冠军将军刘敬宣,每登陟焉。其水历涧,迳龙泉精舍南,太元中,沙门释慧远所建也。其水下入江。南岭,即彭蠡泽西天子鄣也。峰隥险要,人迹罕及。岭南有大道,顺山而下,有若画焉。传云匡先生所通至江道。
旴水出南城县西北流迳南昌县南,西注赣水。又有浊水注之,水出康乐县,故阳乐也。浊水又东迳望蔡县,县因汝南上蔡民萍居此土,晋太康元年,改成望蔡县。浊水又东迳建成县,汉武帝元朔四年,封长沙定王子刘拾为侯国。王莽改名之曰多聚也。县出燃石。《异物志》曰:石色黄白而理疏,以水灌之便热,以鼎著其上,炊足以熟。置之则冷,灌之则热,如此无穷。元康中,雷孔章入洛,赍石以示张公。张公曰:此谓燃石。因而乃知其名。浊水又东至南昌县东流入于赣水。
又北过南昌县西。
豫章水又迳其郡南,城中有井,其水色半青半黄,黄者如灰汁,取作饮粥,悉皆金色,而甚芬香。
赣水又历钓圻邸中间,度支校尉治,太尉陶侃移置此也。旧夏月,邸阁前洲没,去浦远,景平元年,校尉豫章因运出之力,于渚次聚石为洲,长六十馀丈。
耆旧云;昔禹治大水至此,刻石纪功,或言秦始皇所勒,然光阴已久,莫能辨之也。
庐江水
虽十川均流,而此源最远,故独受名焉。刘澄之曰:县东南有章水,西有贡水,县治二水之间。二水合赣字,因以名县焉。是为谬也,刘氏专以字说水,而不知远失实在矣。豫章水导源东北流,迳南野县北。赣川石阻,水急行难,倾波委注,六十馀里。又北迳赣县东,县即南康郡治,晋太康五年分庐江立。豫章水右会湖汉水,水出雩都县。导源西北流,迳金鸡石,其石孤竦临水。耆老云:时见金鸡出于石上,故石取名焉。湖汉水又西北迳赣县东,西入豫章水也。
庐陵县,即王莽之桓亭也。《十三州志》称:户水西出长沙安成县。武帝元光六年,封长沙定王子刘苍为侯国,即王莽之用成也。吴宝鼎中立,觉得发城郡,东至庐陵入湖汉水也。
又东北过汉平县南。又东北过新淦县西。
岩上有宫殿故基者三,以次而上,最上者极于山岳。山下又有神庙,号曰宫亭庙,故彭湖亦有宫亭之称焉。余按《尔雅》云:大山曰宫。宫之为名,盖起于此,不必一由三宫也。山庙甚神,能分风擘流,住舟遣使,行旅之人,过必敬祀而后得去。故曹毗咏云:分风为贰,擘流为两。昔吴郡太守张公直自守征还,道由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