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的后圆胡同,路上行人屈指可数,个个行动仓促,盖是因为不过一个时候就在夜禁了,而此地住的都是清流一派,自是遵纪守法,不在话下。
很快就得了动静,说是在进胡同左手边第三家。
大哥公然站在一旁骂他“小兔崽子”,二哥也确切一声接着一声地感喟,而三哥却出乎料想地,没有抽下门栓给他一顿,反而看着他“啧啧”个不断。
徐纪文点了点头,往胡同里去了。
他欢畅地想跳起来,可林府门前这么多人,他只能按住镇静,无声地裂了嘴笑。
“待明后日醒过来,定第一时候奉告您,届时还要辛苦您再跑一趟了。”他说,声音里的高兴之情,如同一股暖流,冲进了徐纪文的内心。
林家似是比别家热烈些,侧门未闭,模糊可见门浑家影闲逛。
这里但是天子脚下,最重礼节法度的都城,不是了无火食的庙山村,不是人来人往的光化城,也不是任他飞檐走壁的楚王府。
忠勤伯摇了点头,回过甚来冲他笑了笑:“我儿确切长进了,我们军功世家,最怕子嗣式微,你如此,我欢畅还来不及!不说这个了,你娘还在家等着你呢,快些走吧。”
上门递贴还不知比及甚么时候,何况也就是请他花厅奉茶,和几位林大人说一堆乱七八糟的话,再喝上一肚子茶,估计连元姐的房门都瞧不见。
这是都城,而元姐住在三代同堂的林府,她外祖家。
看的语剑云里雾里,不明以是。
“罢了,哥哥且让我歇两天吧。”他摆摆手,回道,俄然没了谈笑的兴趣。
“纪文此番辛苦了,若我大宁都是你这等少年豪杰,国泰民安,开疆扩土,指日可待。”皇上笑着夸奖了徐纪文,又朝着徐纪文身边站着的一人说道。
那就只能翻墙了,可元姐住哪个院子他也不晓得呀,万一弄错了人,或者被人发明,岂不难堪?
皇上与他父子二人说道了几句,龙颜大悦,又想起徐纪文尚未及冠,未有表字,当即赏下“英回”二字,让二人跪安了。
“我就是没想到你这小子竟然能领兵几万,上疆场了!啧,啧。不过你如果想来一棍,哥哥定要作陪到底,如何样,今晚去校场?”
一旁侍立的忠勤伯连称不敢,接着又是一番忠君报国的剖明。
徐纪文一声好还没说出,忽的想起了一日未见的元姐。
出了自家大门,他才想起元姐一早便被林家的人给接走了,而林家在哪,他倒是不晓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