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固然面无神采,但内心却充满震惊,连他最信赖的媪相都吃了瘪,的确不成思议。
“陛下收回燕云十六州的七城,已经是前无前人后无来者之豪举,天下自当归心。”
筹资大会所获赋税,可不是用来兵戈,或是重振大宋,而是为了给赵佶买下身后名,童贯也好趁机渔利。
“凡是都有个前后主次,立储为先,国战为后。”
童贯胸口一闷,自从他失势以来,还向来没有这么憋屈过。
童贯本觉得能等闲拿捏这个赵桓,却不料,打了半辈子鹰被麻雀啄瞎了眼睛。
此言一出,赵佶和童贯竟面面相觑,纵使君臣二人想破头也想不到,昔日的蠢皇子,竟然会如此机灵,化被动为主动,在筹资大会上做文章。
“但如果现在立储,天下人必将思疑陛下有功成身退,明哲保身之心,必然士气受挫。”
赵佶满腹猜疑的看向童贯:“你说这小子,是不是开窍了?”
面对赵佶直白的威胁,赵桓大要慌得一批,内心却稳如老狗,心中韬略,娓娓道来。
但是赵桓这番话,底子就没有变通的余地,战役不但关乎着国运,更能决定兴衰存亡,普天之下,天然没有甚么事情,比国战还首要。
童贯别无挑选,只能硬着头皮承认:“筹资大会所得赋税,天然是为了援助战事!”
认识到遗臭万年的昏君佞臣,不过这点手腕,赵桓刹时充满信心,脑袋也支棱了起来,当即趁热打铁。
如果现在就承认,朝廷没有和金国决斗的筹算,那些倾囊相授的义士,必定会当场跑一半。
“儿臣提早恭祝陛下,收回燕云十六州,创先人未有之乱世!”
退位之前,完成历代先皇未曾有过之豪举。
这如果鼓吹出去,岂不是遭同僚大臣嘲笑?
等赵佶再次看向大儿子时,眼神已经产生了奥妙的窜改。
“眼下战事吃紧,金兵若然南下,陛下及时禅位,明哲保身!”
“不错,鼎祚有变,他便是亡国之君;国运昌隆,储君罢了,废立全在陛下一念!”
“财务之事,自有媪相和公相筹划,不劳定王操心。”
“越是这类时候,立储一事,越不该操之过急。”
赵佶这是想要如法炮制先前的豪举,把燕云十六州剩下的九州也买返来。
赵佶倒是轻哼一声:“出宫私议,便是给他留着颜面,既然此子不识好歹,比及两日以后的筹资大会,朕当着文武群臣的面昭告天下,朕看他还如何抵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