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旨?
赵银苓“哦哦”两声,认当真真地持香拜了拜,将三支香插进香炉内。
那位大人念完圣旨,将其递到沈清云面前。
“你别率性,这是族中一贯的端方,并非针对你。再者说,此事,比是要记实在族谱中的,这对你、对你爹来讲,都是功德。”
说话间,他站起家来,朝身边那面白不必的中年人微微点头。
最值钱的,是这封圣旨本身。
“这使者到来,是为了传旨。前不久,我散尽家中银钱,买了很多粮食送到都城,献给了官家。官家一欢畅,便传旨嘉奖了我一番。”
沈清云适时地暴露了惊奇的神采。
“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
沈清云也跟着插好了香,安抚了她娘几句,这才带着白玉和昭昭往外走去。
“……自朕即位以来,深疚于表里之困、百姓之忧……今有姑苏吴县沈氏之女,秀外慧中、聪慧过人、忠孝有加,献粮有功,功在社稷,利在边关,有女如此,实乃大宋之幸!朕心甚慰之,赐字孝善……”
就因为她是女儿,就因为她爹没有儿子,就遭到那样的对待!
“是。”
她没有说话,四房太爷很快就想到了她的心机,不由感喟一声。
有族人忍不住开口,死力抛清干系。
“想必诸位是忘了,当初我爹下葬时,你们是如何说的?都说我爹没有儿子,这族谱上得靠后,牌位也不得进祠堂,是不是?”
沈清云和她娘跪在香案之下,娘舅和舅母则别离跪在二人身后。
这话一出,沈清云是真的吃了一惊。
沈清云拍了鼓掌,摸着下巴点头说道。
天子竟然亲身下旨嘉奖。
现在,终究能够停止最后一步了。
“丫头,这么大的事,你如何反面族里筹议着来?”
沈清云笑了笑:“娘,别管外头,先给爹上香要紧。”
“如何了又?”
沈清云呵呵一笑。
“皇上万岁万岁千万岁。”
“圣旨呢?丫头,这圣旨,还是放在祠堂稳妥。”
可就算是沈清云,也没想到这结果竟然这么大。
如果男儿身,单凭此次献粮的功绩,起码也能得个七品官位啊!
那内侍取出了一卷明黄色的卷轴,递给那位大人。
世人点头。
沈陶啊沈陶,你死的真不是时候。
“你这话何意?”
“多少年了!我沈家,终究再一次入了官家之眼。只可惜啊……丫头你如何就不是个男儿身呢?”
之前献的粮食,终究有效果了!
当然,这嘉奖实在更多的就是口头上的,赐了她字,然后是一个玉牌,除此以外,就是一些零琐细碎的小东西。
而当她刚把东西放好,香还没点上呢,外头俄然又闹将起来。
四房太爷眉头皱得更紧了。
沈清云先前烦躁的心,这会儿是真正的安宁了下来。
内侍间他们乖觉,脸上多了几分笑意,指导了几句。
然后,遵循内侍指导,四人异口同声喊道。
沈清云至心实意地磕了三个头,双手托起,接过了那封圣旨。
很快,东西都筹办好了。
四房太爷看着沈清云,眸光明灭,几近要老泪纵横。
最后还是赵家娘舅拿了主张,让人去取供桌,摆香案,给那位一眼就看着像是内侍的人塞了个大大的红封。
“沈女人,接旨吧!”
只可惜,沈清云只是个女儿身,这献粮之功,得不到多少本色上的好处。
“大人,您说甚么?民女不明白。”
这些犒赏之物,并不值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