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人提到的几小我当中,杨凌对高青莲、萧如水是谁,曾经做过甚么事一无所知,唯独对他提到的傲视儿此人系顾沁儿的远亲姑母略知一二,晓得傲视儿原是“雁巢”的大首级,厥后不知为何就死在了建康。
稍顷,来人像是在无垢的舍利塔前站下了,口诵佛号喃喃自语道:“无垢师兄,总持还是来迟了一步,未能再见上你一面,今次重返江南,特来记念。总持来得仓猝,未曾照顾香烛等记念之物,尚请师兄包涵。”
“凭心而论,总持对‘雁巢’中几位首级的为人还是心存敬意的。比方说吧,高青莲能于南陈危如累卵之际不顾本身安危,决然从辽东返回江南,欲以一已之力挽狂澜于既倒,就很有古仁人志士之风;在他以后,傲视儿以一介女流之身,冬眠长安二十多载,虽负奇谋壮志,不吝以出售五千血肉之躯来换得朝廷对她的信赖,却能于一夕惊闻其妹顾姿儿已于雁荡山担当高青莲之衣钵后,决然自裁,也不能不使报酬之扼碗感喟啊;另有,萧如水为保护其主,主动犯案现身,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了局,也可谓懦夫。凡此三人,总持无不为其所报非人常感可惜,沉思痛悼,恨不能其转世再生,好令其亲眼目睹现在江南的繁华昌隆,欲使其幡然觉悟,即便不能转而报效我大隋,也可退隐林泉、清闲度日,却哪料,在此三人以后,另有师兄你,竟然执迷不悟,犹步此三人后尘,真令总持至今想来,犹难以置信,又不得不信,为之悲伤欲绝啊!”
杨凌来不及多想,遂顺手抄起几只碗盘和那束鲜花,把它们十足藏到了无垢的舍利塔后,而后加快脚步就欲走出树林,到后山去找顾沁儿。
“本来此人晓得无垢和尚是‘雁巢’残部,并且对他的死因也一清二楚,可他为甚么又要特地来记念无垢呢?”杨凌越听越来了兴趣。
当听到此人说出傲视儿身负奇谋壮志,却因其妹顾姿儿的原因,自裁身亡这一节时,杨凌下认识地向前走了两步,想听得更逼真些,成果却触碰到了草棵,收回了“悉悉梭梭”的异响。
固然杨凌不很信赖顾沁儿为躲本身会再次回到灵谷寺后的那片树林里去,但因那片树林所处方位与去往灵谷寺后山的门路相距不远,即便在树林里找不见顾沁儿,也可顺道上山去瞧瞧顾沁儿是不是去了小非黑那边,以是,杨凌还是决定先到寺后那片树林里去找上一找。
杨凌这一来到塔前,亲目睹到了来此凭吊无垢和尚的那人,不由得大大吃了一惊:这那里是一名身在佛门的高僧,清楚是一名驰骋疆场的将军嘛!
杨凌俯下身,正欲将几只打翻了的碗盘放正,俄然听到身后由远及近传来一阵短促的马蹄声音,他转头朝树林外望去,模糊看到树林西边烟尘飞扬,仿佛有人骑马正朝树林这边奔驰而来。
杨凌屏住呼息,摸索着在草丛中探出头来,向树林里观瞧,却因被舍利塔挡住了视野,看不到走进树林来的此人长得甚么模样,是何装束。
正在这时,就听远远地有人叫道:“殿下,末将已探听明白,无垢和尚的舍利塔就建在火线那片树林里了。”
紧接着就闻声有一小我脚下踩着枯叶“喀嚓喀嚓”地走进了树林,由远及近地奔着无垢舍利塔这边走了过来。
此人絮絮道来,仿佛在无垢舍利塔前宣读一篇祭文,又像是在发自肺腑地劝说一名厚交老友迷途知返,弃恶从善,直听得藏身塔后草丛中的杨凌心旌荡漾,一时竟听入了神,浑然没有对此人的身份产生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