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一起任太子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俊彦,因二人文风绮靡浮艳,被世人称为“徐庾体”。
一打仗到史寒梅的目光,感遭到她发自内心的赏识和至心就教的企图,张羽顿时感觉热血上涌,思路也变得更加开阔和清楚起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张家与太乙向来唇齿相依,这对于太乙亦是福非祸。羽儿今后必将成为令我太乙大放异彩的一朵奇葩呀!”
“小羽虽出自世家王谢,然命数使然,自幼体弱多病,运气多舛,乃至于文荒武废,年近弱冠,一事无成。”
后庾信奉南梁天子之命出使西魏,不久,南梁又被西魏所灭,庾信遂被一贯倾慕其文才之气的北朝君臣留下,官拜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北周朝魏后,更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清县子,世称其为“庾开府”。时陈朝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偿还故国,唯有庾信与王褒不得许回南边。
接着,张若虚竟吟诵起来:
日月之行,若出此中。
说到这里,史寒梅面色微赧。
“魏武曹操,可谓全才,仰仗其在文、政、军上三位一体的才华获封半圣,写诗作文亦如其行军布阵,有气压八方、兼并六合之势。”
张羽不慌不忙,持续侃侃而谈:“一时回想,忆起于淮水之滨所观所感。”
“上句的‘落霞’、‘孤鹜’与下句的‘秋水’、‘长天’都是气象名词。而‘与’对‘共’,‘齐飞’对‘一色’,对仗极其讲求。实乃大对如蚌含小对,小对连珠成大对。”
“这个吗,我当时也是初闻‘秋水剑’之名,惊于‘秋水剑’之利,始觉‘剑如秋水、秋水成剑’,用‘秋水’描述此剑,最是贴切。”
“到最后一招,实不相瞒,能削断‘横刀梵衲’的手指,却似有点‘心随剑动’,而不是‘剑随心动’。”
修真体质,大抵可分四个层级,即天赋本体、修真道体、窥仙真体、往生圣体。
张若虚最后一段话意味深长,惹得世人都以非常的目光看向寒梅和张羽。而寒梅,开端对掌教赞美张羽的话还半信半疑,现在面色却红得都快滴出血来了。
具有此等体质之人,只要把握道家精确的吐纳体例和法门,吐故纳新,吐浊纳清,吐芜取菁,即平常人所说的“吸六合之灵气,纳明月之精华。”修炼玄术自是停顿神速,事半功倍。
而谢均瑶赞其精美化用庾信的诗句,并能推陈出新、青胜于蓝,且不说他顿时就能超出庾信,但起码申明他有这类潜质,实在让人骇异。
天赋本体即平常人等“凡胎俗体”。
窥仙真体乃天纵英才。
庾信在北方,一方面身居权贵,被尊为文坛宗师,受天子礼遇,与诸王结布衣之交,一方面又为本身身仕敌国而惭愧,因不得自在而幽怨,愤而作出传世名篇《哀江南赋》,遂再一次名动天下。
“哎呀,掌西席祖,你就快点直说吧,就别再卖关子了!”史寒梅娇嗔道。
一听到掌教此语,史寒梅细细一想,如有所思。
“然人海茫茫,知音难觅。欲将苦衷付瑶琴,弦断不知那个听?偶然竟生人生无趣厌世之感,常常至此,即临淮水之滨,观长河落霞,孤鹜纷飞,水天一色,珠联璧合,此景此境,瑰丽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