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有寂美满大殿(措达努司西平措)是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的享堂,也是布达拉宫最大的殿堂,面积725平方米,内壁满绘壁画。此中,五世达赖喇嘛去京觐见清顺治天子的壁画是最闻名的。殿内达赖喇嘛宝座上方高悬清乾隆天子御书“涌莲初地”匾额。法王洞(曲吉竹普)等部分修建是吐蕃期间遗存的布达拉宫最早的修建物,内有极其贵重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和禄东赞等人的泥像。殊胜三界殿,是红宫最高的殿堂。现供有清乾隆天子画像及十三世达赖喇嘛破钞万余两白银铸成的一尊十一面观音像。
第5、六层是摄政办公和糊口用房等。最高处第七层是达赖拉喇嘛夏季的起居宫,因为这里整天阳光普照,故称东、西日光殿。 红宫,主如果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种佛殿,共有8座存放各世达赖喇嘛法体的灵塔,此中以五世达赖喇嘛灵塔为最大。
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殿,是布达拉宫最晚的修建,1933年完工,用时3年建成。别的另有上师殿、菩提道次第殿、响铜殿、世袭殿等殿堂。 布达拉宫另有一些从属修建,包含山上的朗杰札仓、僧官黉舍、僧舍、东西天井和山下的雪老城及西藏处所当局的马基康、雪巴列空、印经院以及监狱、马厩和布达拉宫后园龙王潭等。 1300余年来,布达拉宫大量保藏和保存了极其丰富的汗青文物。
它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萨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上制作了999间房屋的宫宇。宫堡依山而建,现占地41万平方米,修建面积13万平方米,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全数为石木布局,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光辉,气势宏伟,是藏族古修建艺术的精华。被誉为高原圣殿。
公元1645年,开端重修布达拉宫,五世达赖由葛丹章宫移居白宫顶上的日光殿,1690年,在第巴桑杰嘉错的主持下,点窜红殿五世达赖灵塔殿,1693年完工。今后经历代达赖喇嘛 的扩建,才达到本日的范围。 布达拉宫表面13层,高110米,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东部的白宫(达赖喇嘛居住的处所 ),中部的红宫(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构成。红宫前面有一红色矗立的墙面为晒佛台,在佛教的节日用来吊挂大幅佛像挂毯。坚毅的布局、富丽的外型 布达拉宫团体为石木布局宫殿外墙厚达2~5米,根本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数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间隔,中间灌注铁汁,停止加固,进步了墙体抗震才气,坚毅稳定。 屋顶和窗檐用木制布局,飞檐外挑,屋角翘起,铜瓦鎏金,用鎏金经幢,宝瓶,摩蝎鱼和金翅乌做,脊饰。闪亮的屋顶采取歇山式和攒尖式,具有汉朝修建气势。
布达拉宫在西藏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闻名的宫堡式修建群,藏族古修建艺术的精华。
屋檐下的墙面装潢有鎏金铜饰,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宝,有浓厚的藏传佛教色采。柱身和粱仿上充满了素净的彩画和富丽的雕饰。内部廊道交叉,殿堂杂陈,空间盘曲莫测,置身此中,步入奥秘天下。
。别的另有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明清天子的赦书、印玺,各界赠送的印鉴、礼品、匾额和经卷,宫中自用的文籍、法器和供器等。此中如金汁誊写的《甘珠尔》、《丹珠尔》(二者都是藏文的《大藏经》)、贝叶经《时轮注疏》、释迦牟尼指骨舍利、清朝天子御赐的金册金印等都可谓希世珍宝,代价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