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云流烟散
周淑宁耐不住困意凉意,早早睡去了,只剩下李玄都和胡良还坐在正堂中。
李玄都点头道:“在理。”
此时李玄都和胡良谁也没坐在长官位置的太师椅上,而是坐在从座最靠近门口的位置,一左一右,相对而坐。
李玄都收起握剑的姿式,自嘲道:“俱往矣。”
李玄都略微考虑后,缓声说道:“是有辨别。当年我踏足归真境顶峰以后,才晓得归真境之上的天人境实在是别的一番新六合,因为天人境地又被称作是天人合一之境,以是按照天人合一的程度分歧,这个境地能够分为三层,别离是:清闲、无量、造化。天人清闲境取自道家名篇《清闲游》,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到了这个境地能够朝游沧海暮苍梧。天人无量境,顾名思义,可化六合元气为己用,故而气机无量,近乎无穷。至于更深一重的天人造化境,妙不成言,我不敢妄言。”
胡良轻声问道:“老李你当年可曾一只脚已经迈过天人境的门槛?”
夜色渐深,雨越下越大。
胡良说道:“青鸾卫不会想不到这一点,以是他们在风阴府那边反对无功以后,必定会猜到我们转道九河府,那么他们很快也会尾随我们来到九河府。老李,如果青鸾卫出动一名天赋境的妙手,再加上三名玄元境的妙手,在我现在伤势未愈的前提下,想要打赢他们,实在很难。”
胡良将大宗师横放在双膝上,道:“九河府是个很关头的处所,因为它太靠近江南,与荆州不过是一江之隔,往西就是中州,静禅宗地点。现在你筹算是持续去中州,还是先去荆州?”
胡良望了眼内里的雨幕,喃喃道:“传闻归真境高人能够呼风唤雨,可那也不过是借助天时,顺势而为。都说水往低处流,顺势而为轻易,逆势而为可就难了,难怪当年的你仅仅是一人一剑便能横行江北河朔之地。”
李玄都听得非常当真,没有半点曾经沧海难为水的不觉得然之态。
胡良笑道:“史乘记录,谢公少年既驰名声,多次征辟皆不就,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帝室赖以转危为安,此便是东山复兴的典故。老李你尚且不敷而立之年,间隔四十岁另有十几年的风景,是否俱往矣,现在还言之尚早。”
李玄都沉默了半晌,从椅上起家,右手的食指中指并拢剑指,指向内里的雨幕,“现在的我出剑,只能一点,破开雨幕却又转眼即逝,难以耐久。如果换成由你出刀,能够连点成线,将面前雨幕从中一分为二。”
堂中心两侧摆放对称的几和椅,是长辈或部属的入坐地点,也就是从座。
“一面?”胡良迷惑道。
李玄都由剑指变成虚握长剑的行动,拧转手腕,仿佛手中正握着一剑,“如果换成之前的我来出这一剑,则是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