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十六剑诀”无疑是天下无数剑士梦寐以求的无上宝典,哪怕是清微宗弟子也难以窥其全貌,唯有嫡派弟子才有望学满“北斗三十六剑诀”的全篇,并且还非要过人的资质和悟性不成。
望仙台上,海风吼怒,吹得李太一的衣衿猎猎作响,当他看到李玄都向望仙台掠来的时候,天然不会让他这么等闲就登上望仙台。
李太一只是扯了扯嘴角,神采不屑。
此时观战世人,包含太微真人在内,都是大为奇特:“气有五行之分,这等森森寒气属水行,在各大宗门中,以玄女宗最为精通此道,如果一名玄女宗的妙手用出也就罢了,可李玄都是如何修炼出此等寒气的?”
这股寒意似虚似实,如果不动念则始终为虚,可一旦动念,就如“六灭一念剑”的真假转化,在转眼之间就会化作切实在实的寒气。此剑方才出世,晓得此中奥妙的只要李玄都、陆时贞、秦素三人,此时是李玄都第一次动用此剑,在出其不料之下,李太一底子未及防备,信觉得真,因而这森森寒气由虚化实,成为当初让李玄都也吃了个暗亏的“寒冰剑气”。
这也在李玄都的料想当中,因而他说道:“年纪大了,就是爱唠叨几句,还望六师弟包涵。”
李太一天然也晓得这点,不敢再有分毫藏私,不顾体内的寒气侵入经脉丹田,强交运转气机,一气流转三十六个大周天,先是手中双剑一分,临时逼退李玄都,然后双剑狂舞,剑刃上有点点流华随之飞舞,构成道道肉眼可见的轨迹,交叉成网,不但使李玄都无从打击,并且全部望仙台上到处都是肉眼可见的剑气流转。
一言分歧即拔剑,拔剑即分存亡。
李玄都和李太一都是清微宗嫡传弟子,也都是资质根骨远胜凡人之人,自是熟稔“北斗三十六剑诀”,此时李太一用出宗门绝技,李玄都便不能再以纯粹剑术应敌,只能一样用出“北斗三十六剑诀”应对。
相较于陆雁冰,秦素看得更深一些。实在那些人没有看错,都说拳怕少壮,李玄都仰仗“五炁真丹”修补境地,再靠“五毒真丹”肃除隐患,都是外力,毕竟不比本身修炼出来的气机那般符合美满,与浑然天成的李太一比拟,稍有减色,之以是能占有上风,还是因为李玄都与人比武经历丰富之故。
如果李玄都被这一剑逼退回船上,或是直接落入海中,在众目睽睽之下,这脸可就丢大了。
不过半柱香的时候,李玄都已经把李太一逼到望仙台的角落,李太一只要一招不慎,就要被李玄都打落望仙台,如果遵循斗剑的端方,不分存亡,却分胜负。
李玄都强行拧回身形,堪堪躲过这道剑气,不过因为窜改身形而导致一跃力尽的原因,他整小我也开端向下落去。李玄都对此早有预感,一振袍袖,袖中“青蛟”掠出,李玄都也不是真就踏剑而行,只是使“青蛟”悬停空中,然后在剑身上一踏,以此借力,再次朝望仙台掠去。
然后李玄都猛地拔高了嗓音,道:“既然六师弟执意如此,那就休怪我这个做师兄的出剑无情,只是顾事未可知,有如一剑以后,不慎伤了六师弟,彼苍为证,日月可昭,勿在背后与别人言,谓李玄都不念同门之谊……”
李太一神采微沉,如果他持续脱手,还不能反对李玄都登台,那丢脸的可就是他了,稍稍迟疑踌躇以后,没有再出第二剑,任由李玄都登上了望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