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仪点头,果然只舀了一勺。刚出锅的牛乳杏仁酪烫嘴得很,燕仪却不在乎,略吹了吹便往嘴里送。宫里的杏仁膏食材丰富,除了杏仁,另有枸杞和玫瑰调味,吃起来却很细致,没有一丁点碎渣颗粒,混着牛乳,立时滑溜溜地入了喉咙。奶香很重,却也未曾盖过杏仁味,二者融在一起,后知后觉地满盈在唇齿。
他垂垂复苏过来,问道:“甚么时候了?”
阿鱼应了一声, 另寻了一个炖锅, 先尝了尝牛乳, 感觉没有奶腥味, 才往锅里倒。杏仁膏是现成的,阿鱼挖了两大勺,一并放进炖锅。煮开后,又添了一个大块的冰糖,让它渐渐地熬着。
燕仪连连点头:“真好吃!清甜不腻。”
***
皇家无小事。天子血脉薄弱,那些宗亲贵胄定然虎视眈眈,毕竟于社稷无益。
谢怀璟悄悄掐了本身一把——疼,没在做梦。
燕仪便持续道:“陛下选妃,也会从女史里头挑。”
她们这类末等的宫婢们,虽也是从明净人家精挑细选的,但大多都目不识丁,会写本身的名字便已非常可贵了。
阿鱼大抵明白了:“你想读书习字,然后去当女史?”
梦里的皇祖母——长年在西山悟道、不问世事的王太后,回宫了。
阿鱼明天也不消干别的,尽管做“掏空豆芽”这一件事就行。
太后可贵回宫,天子口谕,今晚设团聚家宴,阖宫欢聚。
阿鱼忍俊不由:“只许吃一勺。”
天子仍旧为徐贵妃讨情:“淑儿奉养朕非常用心,且已有了身孕,还请母背工下包涵,等孩子生下来了再做措置。”
备膳的时候,全部司膳房都出动了,但清理厨房、清算洒扫的活计,只要阿鱼和燕仪两小我承担。
杨红珍把木耳放入锅中稍稍翻炒, 又倒进了一些芹菜段, 等芹菜微微变了色彩, 便放入百合。随后加了一勺盐、半勺糖,淋上香油, 出锅。
她将汤盅放进食盒,谨慎翼翼地交给常福,后者领着几个小寺人一起去给秦昭仪送膳。这几个月来,秦昭仪身子不大好,一向卧病在床,闭门谢客。现在能有兴趣过生辰,想来病情已经有所好转。
现在也到了用膳的时候。阿鱼把黑米红豆粥盛进鲜红釉的大汤盅,本身盛了一小碟尝味道——黑米炖得软软的,红豆很糯,还带着几分甜味儿。阿鱼很对劲。
谢怀璟觉得本身还在做梦,闭上眼持续睡了。那宫人顿时急了,却也好言好语地劝着:“殿下,太后娘娘正等着呢,主子服侍您洗漱穿衣吧。”
阿鱼一愣。杨姑姑这是在……提点她?
常福过来帮手,见阿鱼拿着绣花针穿豆芽,没一会儿就把豆芽芯刮出来了,不由赞道:“你们宫女常做绣活儿,手就是稳。换了我,都不晓得往哪儿穿针。”
阿鱼深觉得然地点头。
阿鱼便道:“我感觉味道恰好。刚才我看姑姑放了一大勺盐,还觉得这道菜会很咸呢,没想到吃起来倒是清清爽爽的。”
虽说陛下交代了“不必浪费”,但一想到早晨的宫宴有太后皇上坐镇、各宫娘娘伴驾,杨红珍便不敢怠慢,一应菜品都是色香味俱全的御膳,司膳房高低都从早忙活到晚。唯恐时候来不及,送膳的寺人也来帮手打动手。
“倒也不是。我只是感觉读书很有效,若我能识几个大字,今后放出宫还能帮爹爹兄长算账。女史的位置我可不敢想,当女史的都是大师闺秀、鼎鼎驰名的才女。若果然让我当女史,那真不知是哪一世积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