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反清复明!”穆特恩沉声道,“要不如何写?莫非税广东捐税太苛,官逼民反了?”
“莫非要中了科举做了官,才是大清忠良?”穆特恩却冷冷刺了徐广缙一句。他是满大人,本就瞧不是汉人的酸儒,现在又出了个朱济世整天鼓吹甚么“中学为本”,他自是更加感觉汉儒靠不住了。不过说出这句话,还是有些过了,徐广缙和叶名琛的神采顿时有些丢脸,场面也难堪起来。提督祥麟见了,忙开口转移话题道:“这个给万岁爷的折子如何写?”
“不是要反清复明,仿佛是抗税抗捐……”
事情的确如祥麟所料,朱济世正在打造大屿山按照地,将来还会在那边屯驻重兵——他现在固然有兰芳这个大本营,但是兰芳离中国大陆太远,直接从兰芳出兵必须有强大的海运力量为后盾。不然就得在大陆本地建立反攻基地,而大屿山的位置和大小都合适成为反攻基地的标准。
广州南关一带,另有多量广义堂和小刀会的兄弟在活动。别的,广州四周另有很多洪门山堂,都和大明山建立了联络,只要朱济世肯出些银钱,他们都是肯跟着一起造反的!大屿山的济世军也已经增加到了约3000,鸭脷洲军校另有约600人可用。
“三元里处所上的民勇团练呢?他们如何不禁止民变,任由事体闹大呢?”穆特恩跺顿脚道。
“还是议一议如何剿吧。”叶名琛道,“我的抚标有4000人,还算精锐,随时能够出战。”
“他本身的督标啊!”左宗棠笑道:“广东海军的督标有五个营,兼辖海军营、四会营、新会营,如果赖老儿少贪墨些,可战之兵当不下6000,如果全丢在大屿山了,这广东海疆就任我们来去了。”
“赖恩爵要打大屿山?”朱济世摇点头道,“据报,两广总督的督标、广东巡抚的抚标、广州将军的军标都在广州四周,三元里民变一起,这些兵都被管束住了,广州城内的八旗新军又不习水战……赖恩爵拿甚么来打大屿山?”
这也是究竟!但却不能往上面报。
穆特恩愣住,他还真没想到三元里民变是士绅煽动起来的,被叶名琛一说,他就又想到朱济世是前明传人了,这大明朝汉人墨客的职位,可比大清朝高太多了——大明朝没有旗人啊!
“得让赖军门出战!”穆特恩沉声道,“不管能不能打下大屿山,总不能让朱逆的兵马从海上来犯!”
左宗棠摇了摇折扇,笑道:“当然是绿营无用,八旗尚可了。”
弱弱的问一声,月票另有吗?
穆特恩点头,这是正理!
叶名琛在内心叹口气,他是从广东布政使任上升到巡抚的,对眼下广东民人的承担有多重是再清楚不过。
“是反清复明吗?”祥麟又追了一句。
“我的督标也有4000人,配有些洋枪,还堪利用。”徐广缙也道。他的督标是耆英留下的根柢,起初耆英还从法兰西人手里买过洋枪,也都给了本身的督标。在办八旗新军之前,两广总督的督标绝对是广州城里最能打的军队了。
这差未几也是究竟。
郑洪、陆思元派来的密使已经到了香港,他们在三元里周遭煽动起来的民壮约有万人。因为林则徐在鸦片战役前曾经在广州四周广置团练,因此这些民强大多受过些练习,也有冷兵器。广东答复堂又偷运了很多洋枪和手榴弹去三元里,构成了约500人的洋枪队,确切有一战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