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来去,两军间隔在200米处时,两边火力线稳定位置,相互发射出致命的枪弹、炮弹。唯有到了这个间隔上,枪枪见血、炮炮要命的血战才真正开端。
“对,等候日军正面反击,这一战比的就是耐烦。”
号角吹响,500多日军排成两列横队缓缓行进,方向是清军战线的中心偏西(右翼)。两军间隔600米时,高地上的六门70山炮齐射,几次落在清军战线上的炮弹将行列打乱,清军官兵纷繁卧倒或者躲进壕沟。在军官的口令声中,日军官兵脚步整齐齐截,“咵咵”地挺枪进步,间隔很快收缩到400米,清军战线上响起一阵枪声,却因炮弹还在不竭炸开,战线不齐,枪声也显得稀稀拉拉,难以构成火力压抑结果。
附属黑龙江将军的镇边军乃是八旗和绿营选拨精干、配用洋枪和德国操法而成的练军,营制仿淮军,却因黑龙江地广人稀而略有分歧,营、哨、队的体例人数都少于淮军。在战线中心的是镇边军步队前营,只要三哨18队近200人,却担当了近500日军的几近全数打击压力。摆布两翼的左营、右营固然也在发枪,但间隔敌军战线超越200米,准头可想而知。
但是,就这么着干挨打不能反击吗?仅存的士气在炮火中会一点点的消逝,一样是战线崩散的结局。
一旁的平井信义连连摆手道:“栗原君,你可曾想过,一旦清军炮兵阵地遭到你的炮击,是否会丧失会战勇气,畏缩进跑马集城堡恪守呢?清军摆出会战的姿势,对我军来讲机遇可贵,只需再等一个小时,天气转暗,我军便可反击!”
“眉峰(寿山字),依你看,步队各营可否反击?”
“跟我上去禀报大人。”
“大哥,莫非是要反击?不成!杨格说过,日军远来,所携炮弹必定有限,此番试射乃是存了两个心机,第一,标定我战线射击参数,为共同步兵打击作筹办;第二,勾引我军炮火反击,白白华侈炮弹。”
(新书精华少,已经发完,下周环境会好很多,老书友可在书评区留言,下周一一发送。)
“传令,左、右两翼向前推动,面对日军斜向展开!”
众军官拔出军刀,齐声应对:“皇军必胜,天皇万岁!吹号!”
镇边军分统兼步队统领寿山的位置间隔日军不过五百米,不时有流弹“嗖嗖”飞来,因为阵势南低北高的干系,那些流弹大多打进他脚下的泥土中,却也让摆布的戈什哈们个个神情严峻,更有忠心者涌到统领大人身前,却被寿山一一扒开。
“传令督标、镇标亲兵哨,以督标哨官福海为长,当即整队来此!”
200米间隔上的对射,疏于实弹射击练习的清军顿时有些吃不消了,伤亡一大,斗志顿减,哨队官长们的射击口令也不那么管用。很多人疏忽了两排齐射的根基战法,径直分开行列躲进壕沟或者趴在地上开仗。更令人恼火的是,清戎服备的火炮凹凸射界极其有限,最低-6°的程度射界在火炮放列的阵势高于日军战线,而日军战线又极度靠近己方步兵时,凹凸机打到最下的火炮也根基没法有效射击日军。
“那你说如何办?”
那么,是不是再打几发看看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