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格的右臂有力地劈下。
“蓬蓬”两声,两门37行营炮以直射的体例向敌开仗,炮弹“呼呼”地飞进日军步兵行军纵队中开了花,“轰轰”的爆炸声响彻河谷,揭开了细河河谷毁灭战的帷幕。
半渡而击,以目前的季候和河道水位以及渡口与连山关之间只要不敷两里间隔的实际而言,不成行。一打,鬼子就龟缩进连山关恪守,费事。马队突击,将日军行军纵队截成两、三段,以分给包抄一一毁灭,也不成行。鬼子就700来人,一有动静就有收缩成一团,作战地幅大为减小,哪有豆割毁灭的空间呢?何况,鬼子练习有素,当前的陆军作战又流行以步枪火力为主的线形战术,行军纵队只需两个口令便可转向列为三列火力线,反应极其敏捷,畅旺的排枪火力底子不会给马队突击以机遇。
所谓压阵乃是客气的说法,实际上就是督战。
不求无功、但求无过。22联队批示官富冈三造中佐终究还是在清军的压力下,特别是在清军中存在“德国军官”的压力下,放弃了颇具进取心的集合兵力于连山关、冲破摩天岭的设法,转而收缩兵力于草河堡,与清军会战。
杨格蹲在一丛灌木后,极尽目力察看日军行军大队,同时把毁灭敌救兵的作战打算又在脑筋里过了一遍。
所谓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战机就在面前!
此时,摩天岭上响起此起彼伏的号角声,随即炮声、枪声、喊杀声混作一片,在山谷覆信的感化下,阵容惊人。
天麻麻亮,在细河东岸暗藏的镇边军标兵就发明连山关日军正在整队渡河,当即回报马队统领延山和芦榆防军马队统领、记名总兵夏青云。
一人轻手重脚地摸到杨格身后,杨格转头一看,一惊,几近从灌木丛后跳了起来。那人鲜明是军门大人聂士成!这个所谓的高地太矮、太小,相对高差不过三十米,周遭不过半里,此时杨格间隔鬼子马队直线间隔只要五十多米,也就是说聂军门也是距敌50米!
日军马队小队缓缓通太高地南侧,步兵大队距分开路的马队约莫四百米。镇边军后营及功字军炮队放过日军先头马队不打,那些鬼子自有巴哲尔和53名弟兄去处理。杨格缓缓举起右手,左手拽过了22年式步枪。
高地下,镇边军后营340多名官兵在龚弼的喝令下呈三个哨方阵屏卫高地,阻断辽阳东路大道。或许是杨格留给镇边军的整训体例见了结果,后营官兵很快就构造起了排枪射击,固然射击间隔仍然在400多米摆布,却已经比以往的状况好了数倍以上。快利枪射程1000多米,400多米的间隔上排枪射击,多少还是能给日军步兵阵列制造一点费事,禁止其快速布阵、反击乃至建议对高地的白刃打击。
欲要全歼此股日军,在两门火炮的支撑下,镇边军步队后营必须死守这个高地,待日军邻近时俄然在高地下结阵开仗,这是一个底子身分。其二,摩天岭上的诸军必须快速拿下连山关,而后尾击日军,迫使日军分兵对于连山关方向,从而摊薄其火力线。其三,两门火炮的操纵必须最大化,要共同镇边军后营死守高地,要用主动有效的炮火阻扰、打乱日军的疆场变更,还要尽量给决胜力量――黑龙江军三个营,芦榆防军一个营,合计四营1300名马队反击缔造最无益的机遇。其四,刘松节把握炮火必须给在堡西高地阻击敌军的左营以有力支撑,阻断草河堡日军策应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