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我想问贵国坦克一个月可出产多少?”
“非常感激特使的出色发言,但愿诸位对明天特使颁发的定见停止严格保密――日本接受不起再次保密的代价了。”裕仁奉告特使,“上面敝国顿时要召建国策研讨会,会商、阐发贵国提出的有关计谋定见,我们将在相干定见构成后通过特使向贵国传达。”
多田骏顿时又严峻起来:不会被戳穿吧?
“甚么?”台下震惊了。
台下有人面无神采地说:“20%以上,如果没有救兵便能够投降了。”
其次,现在三国联盟受制于英美水兵上风而被迫豆割隔来伶仃作战,可如果我们把目光投放远一点。从马六甲海峡往西4000-5000海里就会进入印度洋西部地区和阿拉伯半岛。那边没有英美联军强有力的武装力量,英属印度那点力量还不敷贵国打的。不管美国还是英国的水兵基地间隔这位置远比日本从马六甲畴昔要远,如果两边都从本土开端算日本也不亏损。现在德国在北非作战,贵国在印度洋东部作战。只要我们打通了这段通路,完整便能够仰仗海陆上风将两边的力量凝集在一起了――这将是轴心的核心。其他不说,贵国需求的船舶、钢铁等物质便能够通过苏伊士运河源源不竭运送过来,而不是像现在这么痛苦。届时德国的陆兵力量加上贵国的水兵力量足以窜改两大阵营力量对比的均衡,即便英美阵营相对我们另有一点儿上风,在轴心核心地区是压不倒我们的。并且我很思疑当英属印度被占据后,英国另有多少持续作战的意志。
“这不成能!”有人叫唤起来。
没想到科尔毫不在乎地说:“贵国事300,意大利大抵也有300,我们德国一个月靠近2000(加成了20%以上)……美国约莫是2500。”
山本面无神采地站立起来:“美国大型船台加起来靠近50个,如果他们情愿,能够同时制作大小航母50艘。”统统人听了都哑口无言。
“您刚才多报了近一倍。”
“起首,日本和中国大战没甚么好处,中国人丁浩繁、经济亏弱,即便有些资本也难以开采,可为了获得这些资本需求支出多少代价?说不定收成还不如支出多。特别是中国人多,他如果跟日本耗人丁日本是耗不起的,东南亚远比中国目标更抱负,如果必然要遴选大陆国度的话,英属印度也是比中国更好、更轻易征服的工具――印度土著民族孱羸而一向被外来人征服,比来一次是被英国人统治了将近200年。如果把日本陆军从中国撤退去打击印度,局面就会豁然开畅。元首晓得日本与苏联之间有中立和谈,不会强求日本打击苏联,但英属印度本就是两边共同的仇敌,这是不是一个更抱负的目标?
“我不晓得几艘,在役在造的临时算10艘吧,我们德国只要1艘且还没完整造好,意大利也只要1艘未成舰。可美国有多少呢?撤除现在已有的3艘,这一年来美国造舰打算排在船台上的有37艘。”
“如果我们能对峙下去,持续杀伤仇敌的有生力量,让美国人死100万,200万,会呈现甚么局面?有对美国体味的将军么?美国军队减员多少便能够投降了?”
台下还是没人吭声,裕仁不欢畅了,直接点名道:“请新陆相奉告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