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征愣了愣,好一会儿才想起换亲是甚么。他辩驳道:“不是的。再说了,这类事情也不是没有过。汉武帝和卫青不是相互娶了对方的姐姐么?有谁说他们换亲么?并且,不说前朝,单说我们朝,我记得朱皇后的娘家兄弟里,就有一个尚主的,也没人说他们换亲啊……”
路征心念微动,答道:“是,还不到十八岁。”——他想,他跟周暄相差三四岁,这春秋差大抵还算合适吧?这,莫非是传说中的合八字?
——她说这话,则是出于一个母亲的考量了。她与周恕就是青梅竹马,可惜她出身布衣,当初攀亲时,被忠勇侯府反对。是周恕一力对峙,他们才气走到一起。刚结婚那几年,她受了很多刁难,还遭人非议。
晚间,他果然跟周恕提起了此事,也不说是路征所托,只说是瞧这俩孩子豪情好,可为伉俪,问周恕如何看。
杨氏却只是点头,轻声道:“娘舅——”语气中充满了不认同。“你说他们青梅竹马,豪情好,我信。可你说他们之间有男女之情,我可就不信了。阿征从小就护着暄儿,美满是当亲mm的。就算是这孩子一时胡涂,娘舅不能也跟着……”
这一起上,路征都在思考,他该以甚么姿势面对周恕佳耦。是不是要比之前再多一些恭敬?或是再多一点靠近?周伯母会不会问起,他是何时发明本身对周暄的心机的?或者问他,将来会如何对待周暄?
说到这里,她看了看路征的神情,温声说道:“你自小就护着暄儿,你也不肯意她被人群情是不是?”
“我想着,是不是该帮你选一个好女人了……”
杨氏叹了口气,看着他道:“阿征,那是皇家,我们哪能跟皇家比?并且,另有一桩……”她皱了皱眉,说道:“你与暄儿自幼了解,你又惯常出入周家。若真成了伉俪,旁人明理的,或许会说一句,你们是青梅竹马,豪情甚笃。如果那些子不晓理,还不知要说出甚么话呢?说换亲还是轻的,如果歪曲你们,你们又该如何自处?”
——杨氏暗自猜想,也许是娘舅突发奇想,要拉拢这俩孩子。还好是提早跟她说了,如果教这俩孩子晓得了,不知该有多难堪。
杨氏说的原也不错,只是舟山先生听了,不免脸上*辣的。他讪然一笑,说道:“唉,实在是阿征他找了我,说是想让我出面帮手提亲。我瞧着他们也很合适,才来跟你说的。要我说,外人如何群情,跟我们有甚么干系?只要俩孩子过得好,不就行了?”
这回他在周家只见到了杨氏,并没有看到周暄。固然心有遗憾,但仍然满怀等候。
“这孩子,在胡思乱想甚么?不是在谈笑?”杨氏不明白,路征此举何意。客岁路征回京,她也曾提过帮他议亲,选个与之相配的女人,却被他回绝了。他当时说还不想考虑婚姻之事,她为此还深感遗憾。这回是如何了?竟然让舟山先生出面,想求娶周暄?路征不是一向拿暄儿当mm呢?如何俄然要娶她了?
杨氏见了他,仿佛比平时更热忱些,伸手唤他过来:“阿征,你来的恰好。伯母正有事找你呢。”
他忐忑而等候,早早在本身府顶用过餐饭,又换了极新的衣衫鞋袜,再三确认无误,才理理表情,去了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