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才七月中旬,气温还非常高,人坐在车厢内里,没有任何题目。兵员弥补的题目,就如许被隆美尔轻松处理了,固然不那么完美,却能及时地把弥补兵员送到火线各军。
希特勒用战役的体例达到国土上的同一,隆美尔接着用产业一体化把全部欧洲的工农业整合在一起,好处现在就表现出来了,全部欧洲并没有因为战役而停滞不前,也没有因为战役而经济崩溃,反而因为隆美尔的欧洲一体化而欣欣茂发。
总之,德国在隆美尔制定的计谋之下生长敏捷,工农业出产稳步进步,群众的糊口越来越好,德军在火线胜利的动静一个接着一个地传来,德军不成克服的神话从未曾被突破。
因为东线战役的狠恶和后勤运输的繁忙,火线德军几近没有获得兵员弥补,隆美尔恰好借助这个大休整的机遇,把火线各军的兵员弥补完整。
既然苏军已经跳出库尔斯克凸起部,那就让火线兵士好好地休整下,隆美尔没有命令德军各部追击,因为已经没有需求,隆美尔不想打没有筹办的仗。
……
飞机的产量更加可骇,光是bf109的产量就达到了每月两千五百多架,ju87每月产量八百多架,ju89长途轰炸机每月一百余架,其他飞机的产量约莫有五百架。(以上数据都是以1944年德国产量为基准,略微有一些上浮。)
当然这离不开资本,全部非洲有一大半的国度都在为全部欧洲供应原质料,德国的非洲军团就在北非那里虎视眈眈,这些非洲国度在没有看到英美雄师的时候,不敢停止对全部欧盟的原质料供应。
如此环境之下,隆美尔在面对火线各军要求弥补兵员的文件时,也是焦头烂额,幸亏隆美尔是穿越者,他记得在穿越前,看过一张图片。
那张图片是印度阿三开挂搭火车的图片,整辆火车上面和四周都挂满了人,既然印度阿三能够如许开挂搭火车,那德军也应当能够。
起首就是各军队兵员的弥补,东线疆场从1941年4月开端以来,德国火线各部伤亡不小,各军退出战役序列的职员均匀在百分之二十摆布,这是无数次战役积累起来的伤亡。
比如各种枪械,各种大炮,德军各部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对于浅显德军兵士来讲,感遭到的最大窜改就是他们手中的枪械从毛瑟或者是p40,变成了sgt41突击步枪。(为原名sgt44)对于兵士的换装,约莫能够在1942年低,全数完成。
兵士能够放心肠休整,将官和后勤军队就不成能了,隆美尔既然停止要在莫斯科决斗,那就必必要做好万无一失。
这都是有前提的……
【说好的订阅呢?说好的幸运呢??????】(未完待续。)
布良斯克油田已经有四口油井在产油,白俄罗斯就有炼油厂,但这点石油产量只能满足北方个人军群的需求,固然如许,这也让中心个人军群和南边个人军群有了非常充沛的燃油供应。
隆美尔的起家军队,第七装甲师就在耶路撒冷驻守,别的另有两个机器化步兵师,卢森堡更是耐久呆在耶路撒冷,这都是应犹太人的要求。
隆美尔把非洲军团扩编到五十多万人,那是一点也不为过。实在驻守在非洲的德军并没有疏忽多万人,另有三个师在耶路撒冷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