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然,水洼中掠过一个男人的影子。
第四天,重新加固“箩筐”,捕获到第二只鸟。不再是小得不幸的麻雀,弄死它费了更多工夫。但负罪感逐步降落,仿佛杀死的不是一个生命,而是早晨饿了起来煎个鸡蛋。崔善喜好比较生的那一面,仿佛在吃即将孵化的小鸡。
固然,看起来如此陌生,这类穿戴打扮和形象,多数是个修建工地上的民工,她却有些眼熟――畴前见过这小我吗?
要有火。
捕鸟网做好了,她躲藏在石榴树下,头发丝绕在指尖。衰弱地耗了一个钟头,当她几近晕倒,有只鸟已在“箩筐”里了。
第三天,仍然不见人影。
SB,你是聋哑人吗?
第七天,她找到一块硬石子,在墙壁上刻了“7”。
像电脑死机重启,面对充满数字的蓝色屏幕……崔善想起爸爸教过她的,当即折断很多石榴树枝,加上坚固而健壮的颀长蒿草,编织出一个箩筐。至于木棍,地上有散落的小树枝。绳索到哪儿去找?一绺头发垂到眼角――女人的长发第一次有了合用服从。狠心拔下一根,还嫌不敷,直到三根发丝打结连在一起。还缺钓饵,她在泥土中抓了几条毛毛虫。
凌晨,崔善被鸟鸣惊醒,想起一件不利事――她已经有身六周了,如果被妈妈晓得的话,该是欢畅得去筹办尿布,还是抽女儿一个耳光,再逼迫她去“无痛的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