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蜜是不见得比儿子聪明,可她是大人,大人学字学句总比三岁孩子要快。她恰好忍得住,明显已经会了偏同儿子装傻,过一会儿问砚台那字儿如何写的来着,说娘忘了让他写来看看。
几人连续围坐过来,卫父先动的筷,大师跟着开动。饭后,吴氏抢着收了碗,姜蜜同卫成筹议看前面教砚台甚么,他三字经已经背得很好,是先认字还是跟着背百家姓千字文?
卫成:……
“下午我从衙门返来教,每天教读两句,认一个字,蜜娘你白日抽暇带他复习。现在三岁多,对峙到六岁常用字应当都会写了,再要学别的也轻易很多。”
听他说这些话,姜蜜内心热乎:“其他官太太都有面子出身,我一个村女,我总怕因我让你受人嘲笑。”
如果直接问砚台你记得吗,多两次他没准不耐烦,姜蜜靠着一手装笨技术把儿子忽悠得妥妥当帖,砚台内心还很为他娘焦急,又为了能教他娘,哪怕平常拆台学习时他也能坐得住。
“谁在你跟前嚼舌根了?”
给他开门的吴婆子脸都笑烂了,说三儿子诶,你媳妇儿又怀上了。
卫成本来随口问的,看她这么当真,才替她想了想。
姜蜜把手搭畴昔,还想说两句,砚台憋不住了,捧着小肚皮说饿,问奶奶能吃了吗?
“让娘闻声这话不清算你!”
“一提及来差点误了饭,你们经饿砚台不经饿,吃吧,先把夜饭吃了。”
当天傍晚,卫成返来就发明家里喜气洋洋的。
“谁会嘲笑我?我本是个乡间竖子,结婚时连秀才都不是,是娶对了夫人,夫人旺我,我方有明天。若没你,我这会儿还在乡间有甚么神情?”
姜蜜托腮感喟:“我如果个平常乡间妇人,你看我会不会想学?有那精力头还不如多干点活。是嫁了你,我相公进士出身是翰林官,我还能连名字都不会写?正幸亏给砚台开蒙,我同他一道没准还能激起他。”
能多分一点点心机在家,清算砚台的时候就变多了,同姜蜜亲热的次数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