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奶奶的娘家姓周,周庄坐落在佛爷岭西北方向的山麓,与童家村隔河相望。鬼子的炮楼就建在我奶奶家四周的土崖上面的一块开阔地上。
这个时候,村里人都要个人往山上转移,藏到事前挖好的山洞里。一起上拖家带口,老婆哭孩子嚎,让人看了内心挺不是滋味的。最刻苦遭罪的莫过于那些小脚女人了,走一步歇三步,气喘如牛,双腿发软,若被鬼子撵上,她们就是活靶子。
比及八路军的一个营在这一带站稳脚根,对峙打起了游击战,我军的鼓吹做事便向匪贼鼓吹抗日民族同一战线的政策,但愿他们弃暗投明,共赴国难。固然匪贼仍旧回绝合作,他们倒也能做到井水不犯河水,两下里根基上相安无事。
周庄的全部阵势东高西低,躲在据点的瞭望塔里居高临下,四周景观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到了门口,鬼子就用刺刀逼着他们先喝上一瓢。清冽甜美的泉水下了肚,只感觉冰冰冷凉,神清气爽,浑身舒坦。小门徒烧火的时候,乐呵呵地说,哎呀,太君也晓得心疼人儿咧!
两条虔诚的狼狗死守着本身的岗亭,就那样一丝不苟地甜下去,也不知甜了多少天,小门徒的脑袋变成了一个光滑锃亮的头骨。狼狗又把他从地里刨出来,撕咬尸骨,食肉吮血,再将整副骨架甜得干清干净……
有一天,小门徒正在茅房里拉屎,被两个喝醉酒的鬼子强行拖到内里给打了一顿。
厥后,小门徒酒后讲错,东窗事发,被汉奸告了密。鬼子把他关起来酷刑拷问,甚么灌番笕水、坐老虎凳、皮鞭抽烙铁烫,花腔繁多,把个小门徒折磨得奄奄一息。
早在前清光绪年间,英国浸礼会便在Q州府创办了山东省第一家西医培训机构,即从属于广德病院的基督教医书院。日本人攻进县城今后,立即包抄广德病院,以鸠占鹊巢之礼将一干英国佬发配到潍县集合营。小门徒的骨架被送去医书院“展览”,他痴罗罗地站在一群白大褂面前,真真是一(两肉)丝都不挂!
我奶奶她二叔说,鬼子的口味很特别,饭菜里不准加盐,要加糖。她二叔是镇上临仙酒楼的大厨,被鬼子抓去给他们做饭。一起被抓的另有她二叔带的一个小学徒。师徒俩每次往炮楼里担水,都要爬坡走一段很长的路,累得汗流浃背,头顶冒烟。
凤凰地里的那块凤石也在一次扫荡中,不幸被鬼子飞机丢下的炸弹炸毁了。有一次,村里的妇女正在做军鞋纳鞋根柢,飞机投下的炸弹恰好落在院子里,人肉挂到树上。
周庄那些耄耋白叟还没忘了他们的天子老儿。他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边抽着旱烟边拉呱(谈天),聊的都是和极刑有关的事。中国人很忌讳一个“死”字,但是很喜好看死人的热烈。比方砍头的时候,大师都挤破头跑去围观,可曾有谁怕过?
无缘无端挨了揍,小门徒内心忿忿不平。等那两个鬼子走后,他从旮旯里捡了一块土坷垃擦腚(当时候在乡村用纸擦屁股是一种腐败行动)。他拿着那块沾了屎的土坷垃偷偷溜进伙房,捏碎了掺进一大锅粥里,服侍太君用膳。
从古至今,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把中国女人的小脚比作三寸弓足、雨后春笋。唉……这该让我说啥好呢……我不能愿意说好话,更不能棍骗本身的知己。在我看来,中国女人的小脚更像是遭遇水灾的棒棰(玉米),或者是霜打的茄子,亦或是被田鼠啃过的地瓜。它们毫无魅力可言,没有一丁点值得歌颂之处。缠足是炎黄子孙最丑恶的“佳构”,是人道耗费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