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口中这位澄台,恰是贺湛,澄台是他及冠时莹阳赐字。
不过十一娘很快就有了答案。
春秋已是豆蔻了,颇喜阿谀诃谀,惯常笑面迎人却目光闪动,十一娘记得初见时赫连九娘便对她极尽奉迎,言辞中不无希冀十一娘在太后跟前替她美言,最好择她同组的企图,十一娘目光如炬,看破这丫头口蜜腹剑,兼着对赫连氏压根不存好感,因此表示得冷若冰霜,连对付应酬都懒怠,赫连九娘算计落空,大要上毫不介怀,回身就怒形于色,十一娘看在眼里,也由得她悄悄记恨。
不,这不普通。
又说刘修仪被莹阳真人直言回绝,脸上笑容也是一僵,可想着姑母荣国夫人对凌虚天师一贯追崇,她也不敢猖獗,只好干干笑了两声且作下台,这才扣问太后:“太后诏见妾身,但是为扣问赫连九娘一事,这事已经水落石出,真不知太后为何原因将人扣审,依妾身看来,王十五娘德品有亏,怎能担负侍读?将其黜落也就是了。”
“昨日巳课时,赫连九娘因受王十五娘惩罚,内心恐忧,竟在宫中投水他杀,人证首要就是刘四娘,宣称王十五娘到处针对赫连九娘,乃至九娘想不开……”太后说到这里叹一口气:“王十五娘上书自辩,却称她并没因为私怨抨击,处治也是遵循礼规,不偏不倚……赫连九娘之死决非王十五娘故意暗害,这点无庸置疑,但是毕竟是个闺秀在宫里夭亡,不察问细心,我也没法交代。但是要不问青红皂白就结论为王十五娘苛厉,对她也不好。”
后宫嫔妃在不得天子恩宠的环境下,莫非不该力图太后庇纵才有安身之地,这位哪来的底气耀武扬威?!
既然刘修仪也是太后眼中钉,十一娘当然更加不会瞻前顾后了。
大周臣民固然不怎在乎女子纯洁,风骚佳话的传闻无伤风雅,但是却并非完整不重女子闺誉,比拟男女之情,世人更加看重的是品德心性,打个比方来讲,眼下女儿与郎君并骑出游乃至花前月下许不会遭至非议,可如果行动凶虐刁霸之恶,比如逼害别人丧命,蛇蝎心肠的恶名一传开,必定会蒙受鄙夷斥责,乃至质疑家属家声!
她俄然想到,莫非太后就对赫连九娘之死毫无思疑?
赫连氏源自鲜卑大姓,虽不算寒微之族,却不能与各大王谢望族相提并论,更何况赫连九娘的父亲还是庶子,她如许的出身,在侍读中即便不算垫底,也算是低末一级了,而赫连家之以是竭经心机让九娘入宫,一来是让她侍机奉迎其他出身崇高的侍读,凭着这个纽带为家属争夺好处,二来也是因为适龄女儿中,也只要赫连九娘最为聪明。
竟然在太后跟前再提刘玄清!
再说十一娘也底子不信赫连九娘这么一个心胸欲望不吝诃谀阿谀的孩子会为几句责斥想不开投湖他杀。
因为刘修仪一见莹阳真人倒是两眼放光,极尽皋牢:“本日得见真人实乃大幸,未知凌虚天师一贯还好?妾身姑母身子不好,平常也是多难多病,可数回遣人拜见天师,不巧都遇天师闭关修行,未能求得丹药。”刘修仪说完这话,仿佛貌似偶然提起:“还望真人体恤,为妾身姑母求得天师赐药,当年姑母若非体弱,也不至于受那刘玄清欺哄,被讹财不说,还几乎遭受毒害,刘氏的确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