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又有一名流兵面露惧色,惶恐地问道:“这可如何是好呀?倘若李密当真起了叛逃之心,那我们岂不是会受其连累吗?”此语一出,本来就稍显凝重的氛围刹时变得愈发严峻起来,世人面面相觑,一时候竟无人能够给出一个令人放心的答案。
当李密接过李渊使者送来的敕令时,那些与他一同出征、来自瓦岗寨的旧部将士们心中不由出现一丝不安的波纹。而作为长史的张宝德,本就被打算安排跟从李密的那一半人当中,更是在当晚与将士们闲谈之际,洞悉了大师内心深处的担忧。
“陛下的大恩大德,微臣真是戴德戴德、没齿难忘啊!”李渊这一番经心的安排实在大大出乎了李密的料想以外,乃至能够说是远超其料想。这份不测之喜确确实在让李密打动万分,心中不由涌起一股暖流。但是,就在这股打动稍稍平复以后,李密的心机开端飞速转动起来。
军旗猎猎作响,顶风飘荡;马蹄声如雷贯耳,震惊民气。李密骑在一匹雄浑的战顿时,目光果断地望着远方,他晓得本身的将来就在此一搏。贾闰甫和王伯当则紧紧跟从在他摆布,时候保持警戒,随时应对能够呈现的各种环境。
看到桌上的菜肴已经吃得差未几,李渊便举起酒杯,目光竭诚而果断地望着李密和贾闰甫说道:“本日,我们三人共饮此杯酒,以此彰显我们同心同德之谊。愿你们此番出征能够建功立业,不负朕之所望!”说罢,李渊率先一饮而尽。
那些菜肴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有清蒸熊掌,光彩金黄,肉质鲜嫩;有红烧鹿肉,香气扑鼻,口感醇厚;另有糖醋鲤鱼,外酥里嫩,酸甜适口……每一道菜都仿佛是一件艺术品,让人看了便忍不住垂涎欲滴。
李渊面带浅笑,暖和地回应道:“爱卿但讲无妨。”
李密微微点头,轻声回应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既然陛下已然颁下敕令,我们唯有依令而行。不过……”说到此处,李密稍稍停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发觉的光芒,持续言道:“若能留下半数兵力以取信于李渊,倒也不失为一桩划算之事。只要本公能够顺利到达山东,与昔日瓦岗寨旧部汇合,届时定可重振旗鼓、东山复兴!”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众大臣们闻听此讯,皆是神采大变,一个个惶恐失措地交头接耳群情纷繁。有的大臣满脸焦炙之色,额头上乃至冒出了精密的汗珠;另有些大臣则显到手足无措,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半晌,终究有位大臣壮着胆量上前一步,战战兢兢地问道:“陛下,眼下环境危急万分,这可如何是好啊?”
终究,李密来到了尚书房门前。他深吸一口气,清算了一下衣冠,然后悄悄推开房门,走了出来。只见李渊正端坐在书桌前,专注地翻阅动手中的奏折。
李密再次躬身见礼,而后缓缓说道:“微臣恳请能与贾闰甫一同前去山东。此人乃是微臣的至好老友,且熟知瓦岗之事,若得他互助,想必此次之行定能事半功倍。还望陛下恩准。”
李渊笑容满面地看着李密和贾闰甫,亲热地说道:“二位,请随便享用这些好菜,不知是否合你们的口味?来人啊,快快给贤弟和贾廷尉斟满美酒。”一旁的酒保赶快上前,谨慎翼翼地为他们二人倒上了醇香四溢的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