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落璃就那般淡然寂静的端坐在高榻之上,眸色喧闹而又清澈的看向缩在侍卫当中,一脸对劲之色的乙浑。没有半分的肝火,只是那般悄悄的坐着,却叫人感觉那目光穿过之处尽是乌合之众。
乙浑对劲之极,世人惶恐间,一声不高的奏报,慕容白曜一袭白衣翩然走进永安殿,一尘不染/俊谪如仙的模样涓滴不像是统领十万兵马的疆场之将。但是就是如此儒雅斯文之人,倒是现在决定天下归属之人。
本来有所倾附乙浑的人,都还担忧着拿回大权的小天子会拿他们开刀,正愁没机遇将功补过呢,这会儿听拓跋丕发起,从速拥戴,以表忠于天子之心。站在宗亲当中,靠后位置的万安国,此时更是慎重非常的走至大殿中心,恭敬非常的膜拜道:“陛下,臣虽不及各位大臣年事长/资格丰富,但也明白国不成一日无君的事理,倘若陛下能一早统辖国事,饶是再有乙浑这般狼子野心之辈,也掀不起任何风波。臣恳请陛下,亲政理事!”说罢以国礼叩拜。
高允并没有直面答复拓跋丕的题目,而是缓缓看向一旁仿佛置身事外的慕容白曜,“慕容大人觉得如何呢?”
“既是如此,太傅觉得该当如何?”高允的学问名冠朝野,所言也的确是究竟,毕竟拓跋弘还小,如果强行亲政,于国于民一定是功德。既然高允如此说,处理之道天然也要由他言明。
听闻这一奏报,上至拓跋弘,下至寺人宫女,个个神采突变。乙浑倒是肆意哈哈大笑起来,一副胜利者的姿势看向神采并没有多少窜改的冯落璃,“毕竟,你们的交谊敌不过灭族的世仇。本日,便是我乙浑的天下!”
高允微微抬昂首,看了看拓跋弘和冯落璃,持续道:“老臣觉得陛下便可亲政不当!”高允向来以朴重不平著称,不管是王公大臣还是皇亲贵胄,只要他看不过眼的,都不会给好神采看,饶是先皇拓跋浚/眼下的天子拓跋弘亦是如此。未等世人诘问,高允便引经据典,条分缕析的申明眼下拓跋弘学问有差,不宜便可亲政,应缓缓图之的态度。
“慕容大人辛苦!”乙浑则是涓滴的没有在乎慕容白曜的怠慢,非常漂亮的笑着,看向冯落璃和她身边小天子的目光里带着如同探囊取物普通的鄙弃,终究他就要达到权力的颠峰,“本日,慕容大人之功足以和我平分天下。”
慕容白曜只扫了乙浑一眼,拱手朝拓跋弘的方向施了一礼,“启禀皇上,宫城表里的叛军,已然扫平,一应人等听候陛下发落,吾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