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没吱声,这是蔡家的家务事,而他就是个递话的。不管他说甚么定见,都轻易肇事上身,保持沉默才是明智之举,除非蔡邕主动问他,不然刘协不会就此事颁发任何观点。
“甚么?他另有顾忌?”蔡邕一听顿时不乐意了,本身都不计算曹操年纪大了,这曹操还敢挑肥拣瘦?
刘协赶快答道:“完了,完了,我找蔡师要说的就是这个题目,蔡师,你看此事敢如何办?”
“哦?何事?”蔡邕闻言不解的问道。
“蔡姐姐,知己也不见得就必然要做两口儿呀。”刘协哭笑不得道。
“呃……蔡师也感觉此事有点难办。不过蔡姐姐,你如何就看上老曹了呢?他的年纪,当你爹都够了。”
称呼这类东西并不首要,刘协不管自称甚么,他都是大汉天子,都是大汉答复之主,而其别人也能够从刘协的自称看出他对身边人的态度。对待像卢植、蔡邕这些老臣,刘协一概称呼先生或是教员,而对待荀彧、郭嘉这类近臣,那称呼也就变成了直呼表字,自称也就成了我,只要对待江东、荆南那些盘据一方的诸侯使者或者是沙末汉如许的番邦使臣时,刘协才会自称朕。
有甚么样的主子,就有甚么样的臣子。正所谓上行下效,在务实的刘协手底下,有着一多量务实的官员,沙末汉仅凭称臣二字就想让大汉出兵,那是痴心妄图!
“……”蔡琰没说话,刘协见状有些挠头,“归正事情已经如许了,老曹那边已经没甚么事了,信赖蔡姐姐也不会为了嫁给他就寻死觅活。关头就是蔡师那边,如何交代?”
接过手札一看,刘协这才明白了启事。蔡琰送来的这封手札并非出自蔡琰之手,而是曹操写给蔡琰的,而内容的大请安思便是曹操劝蔡琰考虑毕生大事,并向蔡琰提了几个与蔡琰比较班配的男人,此中郭嘉名列此中。
沙末汉想的还是简朴了些,刘协又不是傻子,更不是死要面子活享福的脾气,如何能够会因为鲜卑的一句情愿向大汉称臣就替鲜卑出头。不过沙末汉既然提出了新的提案,那刘协天然也不会直接回绝,还是以需求与群臣商讨为借口,先稳住了沙末汉。
“这不能怨我啊,蔡师是蔡姐姐的父亲,蔡姐姐要想嫁人,这事就瞒不了他。与其让他最后晓得惹他发怒,倒不如先奉告他让他有点心机筹办。”
“当年我没给昭姬选对良配,现在她既然心有所属,那我本不该反对。只是孟德的顾虑也有必然事理……唔……这事还真是有点难办。”蔡邕有些头疼的说道。
刘协闻谈笑笑,直奔主题道:“蔡师既然问了,那我就实话实说,本日请蔡师来,非为别事,而是为了蔡姐姐的婚事。”
“不是奉孝。莫非蔡师不知蔡姐姐已经回绝了奉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