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办公的暖香阁里,端坐着首辅大臣温体仁、次辅兵部尚书杨嗣昌、左都御史张延登、兵部左侍郎陈新甲以及锦衣卫批示使骆养性一帮子文武大臣。
说到这里时,崇祯的话语里再也粉饰不住对岳阳的赏识,点头笑道:“按理说如此大捷朝廷不管如何嘉奖都不为过,但杨爱卿说得对,谁让我们缺银子呢。这么着,朝廷先从国库调拨一万两银子下去,朕再集结内帑银两千两嘉奖给岳爱卿。别的再赏赐给他绸缎十匹,金花六对!”
大明军功,向出处巡按御史勘报,大功限两个月内查对结束,小功一月内查对结束,然后上报兵部,兵部再派人下来考核,最后的成果,常常要好几个月。
崇祯冷哼了一声:“张爱卿,朕的桌上有一摞你们都察院送来的奏折,这些东西朕只看了几本,剩下的朕筹算让你带归去本身看,爱卿觉得如何啊?”
不过说到最后,崇祯又想起了那位新任的宣大总督卢象升。卢象升此次的表示固然不太好,但人家方才上任,崇祯也不好过分苛责他。最后只是去了一道旨意,责令起当即加强宣大地区的戍守。毫不能再让鞑子犯边如此。
说到祖宗之法时,崇祯脸上闪过一丝无法之色。明朝的言官和御史有一个特权,这个特权是建国天子朱元璋特别付与他们的,那就是传闻奏事。
哇……这个权力就牛了,从洪武年间开端,大明朝的言官和御史们就象打了鸡血似地。满朝文武的只要他们看不扎眼的东西都能够说,归正说错了也不要紧嘛,就象现在这件事一样。张嘴就骂人,骂错了也不打紧,归正都是传闻奏事嘛!
在他的祖父和哥哥做天子时,都是整年不上朝,不看群臣奏章,把统统国度大事交给亲信的寺人们去措置,到了他担当大统,力矫此弊,事必躬亲,但偶然候事情的生长并不以小我的意志力为转移。
崇祯的面前摆着一摞贴着奏折,足足有两寸高,奏折上的引黄和贴黄是那么的夺目。此时的崇祯本来白净的两颊在阳光的晖映下显得惨白而蕉萃,才二十多岁的他眼角已经有了几道深深的鱼尾纹,眼窝也有些发暗。
说到这里,杨嗣昌偷偷看了看崇祯的神采,看到对方微微上扬的眉角,从速接着说道:“但是目前国库空虚,朝廷也不余裕,是以兵部觉得先行发放赏银一万两银子,其他的待国库有银子后再行补上。”
所谓“传闻奏事”,就是告发人能够按照传闻停止告发。不必拿出真凭实据,也不署名,即便是说错了天子也不得究查告发人的任务。
本年已经是他即位的第七年了,可国事还是腐败低迷,从崇祯二年开端,鞑子开端频繁犯关又频频到手。杀人掠取财物后扬长而去,而偌大的大明对此却毫无体例,这也让崇祯丢尽了脸面。
“陈爱卿,你身为兵部左侍郎。盘点首级和查对军功是你分内的职责。你现在奉告朕,岳爱卿送来的那些首级数量是多少,到底是不是真的?”
既欢畅又忧?的崇祯一时候堕入了幸运的烦恼当中,一时候都忘了在他面前还跪着一群大臣。
就在崇祯说出诬告忠良的时候,张延登的身子猛的抖了一下。神采愈发的惨白,他挣扎着说道:“皇上,此时确切是微臣未进到监督之责,但臣等也是遵循祖宗之法来办事,臣有错,但也无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