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是白衣少侠 > 三百一十三章 请跳过 科普

我的书架

(湖北江陵楚墓出土)

粗腰筒形鼓

书鼓:鼓身呈扁圆形,两面蒙皮,鼓面直径22厘米,鼓身高8.5厘米,发音较堂鼓低,但很清脆,公用于北方说唱音乐“大鼓书”等各种鼓书伴奏,也合用于各地的曲艺演唱和鼓书伴奏。用单箭吹奏,书鼓置于竹制鼓架的编绳上,架高90厘米摆布,说唱演员左手执书板或梨花片,右手执鼓箭伐鼓表

花盆鼓:因鼓面大、鼓底小、状如花盆而得名。由堂鼓演变而来,也称“南堂鼓”。因为形状似缸,另有“缸鼓”之名。现已遍及用于京剧等各种处所戏剧和歌舞伴奏、器乐合奏及合奏。

长筒形鼓①瑶族长鼓。鼓身颀长,腰细中实,双面膜,斜挂于腰侧或左手握鼓腰击奏。体积大的长鼓置于架上。用于传统节日和喜庆场合的歌舞。②佤族竹鼓。长100厘米,用青竹制作。上口蒙皮,下端竹筒劈扎成束腰状,下部三足鼎立。立于地上用双槌敲击;或左手抱鼓,鼓面朝前,右手执槌击奏。用于歌舞。③鱼鼓,又称竹琴或道筒。在长65~100厘米、直径13厘米摆布的竹筒上,一端蒙以猪或羊皮。用时左手竖抱,右手拍击朝下的鼓膜,是道情、鱼鼓、竹琴等曲艺音乐的伴吹打器。[4]

浅筒形鼓

虎座鸟架鼓

中国传统的鼓多源于中原,秦汉前已有20余种。虽大小高矮分歧,但几近都是粗腰筒状。当时已用于诗、乐、舞以及劳动、祭奠、战役和庆典当中。从秦、汉到清朝,中原地区原有的各种传统鼓几近都得以保存并有所生长,而以阿拉伯和印度为主的外来鼓,固然曾在中原耐久风行并具有首要的职位,但前期日渐式微乃至失传,仅在文献中留下了一些不详的记录,比方檐鼓、齐鼓、鸡娄鼓、羯鼓、答腊鼓、都昙鼓、毛员鼓等。

大堂鼓:鼓类乐器中形体较大者,多利用椿木、色木、桦木和杨木等制作鼓身,因鼓面较大,鼓皮多利用水牛皮。在鼓身高低蒙以两块面积不异的牛皮而成,平常置于木架上用两个鼓捶吹奏。大鼓发音降落而薄弱,首要用于器乐合奏、跳舞和戏曲伴奏,也是锣鼓队中的首要乐器。

板鼓是形体矮小的单面鼓,鼓身用色木、桦木、槐木、桑木、榉木或柚木等硬质木料制作,由5块较厚木板拼合而成,鼓身直径25厘米,但绝大部分是木质板面,中间振动发音的鼓面独一5~10厘米,鼓膛呈八字形,鼓边高9.5厘米。鼓皮用牛皮,张紧于全部板面直到底边为止。蒙皮的鼓膛部分又叫“鼓光”,是敲击发音部位。板鼓发音的凹凸,取决于鼓膛的大小和蒙皮的松紧。为保持鼓皮的张力,所钉鼓钉较多,并在底部箍以铁圈。

排鼓普通由5个大小分歧、发音凹凸有别的鼓构成一套。每个鼓的两面外径不异而内径不一,可收回两个音高分歧的音,共可收回10个分歧的音。鼓的两面都装有调音设备,调音的幅度普通可达四度或五度,并可按照实际需求停止定音。鼓身牢固在一个特制的鼓架上,鼓架上端为U型的叉架,中间为套管束成的立柱,下端为三角架。立柱可高低伸缩,以使鼓身跟着吹奏者的需求起落,鼓身装在

推荐阅读: 重回2012:男篮崛起     绝品武神     绝世傻妃:战神王爷嗜宠妻     少将大人,轻轻抱     重生八零:农家小俏妇     茶女明香     他靠脸上位     疯了吧!刚转职就召唤青眼白虎?     帝少霸宠:娇妻难养     全世界都在等我叛变     无疆之主     步步风华:嫡女锦绣重归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