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咏却感觉不当。
送走陈姥姥祖孙以后,石咏一起和石大娘将手里的银钱算了算,加上李家送来的几吊钱,石家眼下总有二三十两的碎银子在家里,另有一锭五两整的金锭子。
喻哥儿刚出城时非常镇静,头回出城,周遭的风景他如何看也看不敷,饶是他在这兴头上,颠了两三个时候,也伏在哥哥膝上睡着了。
石大娘那边,他也打了号召,只说是去树村看地的事儿,他带弟弟两人去就好。
——到底还是个孩子啊!
红线胡同里有认得的街坊是拉车的,石咏一早就探听好了代价,这天直接请这街坊套车,去一趟城外树村。
一来他感觉地盘是不动产,将家里现钱的一多数都砸在地盘上,万一有焦急用钱的时候,怕是又要抓瞎了。别的,石家如果一脱手就是一锭金子,在乡间小处所,指不定出甚么乱子。
“你如果在这两天以内,能把夫子安插的课业都赶出来,我便带你去处夫子告假,我们俩一起去乡间玩儿,住一夜,再回城来!”
石大娘毫不踌躇地点了头:“那是天然!”
只不过题目就来了,他如果想在这里做一点儿小小的投资,又该做多么样的决定?
因而石咏与母亲筹议,转头他们只带二十两银子去树村,看着买,如果没有合意的,不买也没啥。至于那锭金子,就留在家里,如果石大娘还是感觉内心不安的话,就早些去钱铺兑了,都兑成银锭子放在家里。
他又大抵问了地价,陈姥姥报了个数,却又对石大娘说:“太太如果再想买几亩荒地,就交给大郎二郎他们吧!秋收以后恰好再忙活几天,把地垦出来。”
石大娘见不得大钱,老是提示吊胆怕被偷了,因而和石咏筹议,他们娘儿俩带了那锭金子去乡间买地。
陈姥姥听石大娘问起树村,便翻开了话匣子,只说是迩来树村南面的华家屯“在修园子”,征了很多地去。而华家屯那边本来住着的百姓得了银两,大多迁走,往房山一带去了。树村式微着好,少不得有人抱怨运气差的。
想到这里,石咏不由摸了摸怀里揣着的银两。西北郊这一带,将来会因为这里的皇故里林而大放异彩。家里买个地都能搁在这些园林四周,也真是幸事。
但是树村一带,阵势则相对平整。村庄东西两侧各自整出了数十亩良田,石家的五亩就在此中。树村北面,则尚且是一片荒山坡地。
说实在的,这么点儿大的孩子都是坐不住的。喻哥儿在夫子的教诲下,已经能算是很懂事很听话的孩子了。但是孩子就是孩子,本性都是爱玩儿的,以是不能总让他像根弦似地这么绷着。
石大娘见他们哥儿俩兴兴头地要去,又想起树村李家是信得过的老耕户,便点头应了。迩来家中有很多事儿都是石咏做主点头的,石大娘见儿子垂垂大了,有了主张,便干脆罢休让他自去措置。
二婶王氏却百般不舍,即便这哥儿俩只筹算离家一宿,她也挂记得不可。偏生她脾气荏弱,劝止的话如何也说不出口,只得在两人解缆之前,筹办了烙饼、白煮蛋、一点儿子肉干和一葫芦凉水,交给两人好生带着。
石咏在中间,听了地名和方位,便晓得这约莫是康熙老爷子给雍亲王胤禛赐园子了。而这座园子,便是今后大名鼎鼎的万园之园“圆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