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赫刚想开口扣问,却听诸葛亮请他到屋中一叙,刘赫微微一皱眉,便随诸葛亮走了出来。
刘赫淡然一笑,轻声道:“我此人说话随便,你不必太在乎。这话的意义实在很好了解,就是说你知识固然赅博,却不是个掉书袋之人。不像有些人,只晓得满嘴的大事理,却连一点情面味都没有。”
“先生说的但是刘备?”
也不晓得这情节是如何设定的,如果哪位大神大笔一挥,让刘备不来三顾茅庐,而是整出其他甚么莫名其妙的桥段,本身恐怕就要无计可施了。
此时诸葛瑾应当已经去江东为官,家中就只剩他们兄弟二人,听那年青人对诸葛亮的称呼,必定就是诸葛亮的堂弟诸葛诞了。
还好,诸葛兄弟二人对刘赫临时想出的这个字没有涓滴质疑,只是规矩性的赞了几句好名字。
一进门,不等诸葛亮开口,刘赫便开门见山道:“你是不是一向在等刘备?”
听诸葛诞这么一问,诸葛亮这才收回思路,笑道:“这是我在襄阳城中碰到的一名高人,不过到现在为止,我还不晓得他的贵姓大名呢。”
可刘赫却没有一丝慌乱,乃至没有要去伸手搀扶的意义,只是自顾自说道:“当今天下,曹操势大,又得汉家天子,这是天时。江东孙家,固有长江之险,这是天时。可曹操方才收伏河北,兵强马壮,部下武将谋臣浩繁,你若投入他的账下,恐怕没有发挥才气的机遇。而孙家就更不消说了,账下满是一群当年跟随孙坚的老臣,你去了也是个外人,不会有出头之日,再说……”
来到诸葛亮住处,刘赫不由面前一亮。
刘赫笑道:“我还帮它想了个名字,就叫隆中对。”
刚才听诸葛诞说,刘备明天还会再来,也不晓得诸葛亮对此事是甚么态度。
院中虽只是几座茅草屋,但却错落有致,不失文雅。院墙全数由红土堆砌,显得整齐风雅。全部院落当中最为点睛之笔,就是由吵嘴两色石子铺设而成的空中了。乍看上去仿佛是随便摆放,可细心一看,吵嘴两色竟然闪现出一副八卦图的模样。
一听这话,刘赫一颗悬着的心终究放下了,看来总算是赶上了。
本来就是打死他也想不到,申明赫赫的诸葛亮竟会跪在本身面前,还向本身请教。
诸葛诞想了想,却一时仿佛记不得了。